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王福梅:问路——电影《开山人》观后感

2023-12-18 09:24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问路——电影《开山人》观后感

文/王福梅


敢问路在何方?人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而在毛相林和下庄村民骨子里,路却是拼出来的。

观看了电影《开山人》,仿佛又走进巫山下庄那片神奇的土地,那条绝壁上蜿蜒曲折的山路。2020年9月底,重庆市作协安排小桥老树、泥文、糜建国、汪淑萍和我组成写作班子,深入下庄村,采写毛相林及下庄脱贫攻坚的故事。此时路已修好,之前阅读近十万字资料,我在脑子勾勒着下庄的地势地貌。而亲见到下庄险要的山形地貌,远远超出我最初的想象。这个位于巫山县小三峡深处的村子,被锁在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天坑”之中。车到鸡冠岭停下,下车驻足,面前是当年下庄村人开山打响第一炮的地方。俯视,下庄村星点般散落在坑洼里。站立悬崖边,想破脑袋也想象不出来,这山路是如何修出来的。

如今由重庆本土取材拍摄的电影《开山人》,讲述了村支书毛永福带领村民在绝壁上修路的故事。主人公毛永福的原型是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人物巫山县下庄村村支书毛相林。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首被广为传唱的山歌表达了村民对下庄险要地势及无路可走的无可奈何心情。电影开始便围绕要不要修路展现矛盾冲突。下庄土地肥沃,四面合围的悬崖绝壁曾经庇护了下庄人,而如今却困厄着下庄人的发展之路。村民出门到镇上来回至少需要一天时间,下庄的农产品无法卖出去;村外的姑娘不愿嫁进贫穷的下庄;村民患病就医需要花几个小时走出大山,因而耽误治疗;有的村民行走悬崖绝壁,不慎坠入山崖,失去生命,令人唏嘘。由于没有路,下庄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向山问路,向天问路。冲出天井,下庄人终于萌生属于自己的梦想。“拼了!”两个字从毛永福嘴里蹦出来,让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家在这儿,为了全村人。”他的话掷地有声,具有雷霆万钧之力。一个个血肉之躯,就这样跟天跟地杠上了。

七年修路历程,可歌可泣。影片画面不断切换,我的思绪似乎又回到了下庄。与三十多位村民交流,修路那七年时间,是下庄人艰难而无法忘怀的日子。不信命不屈服,不靠天不靠地,要靠自己。他们筹钱修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男人们开山凿壁,女人们煮饭挑水,跟男人一样干粗活重活。夜晚留宿山洞,寂静的山林,与虫蛇动物共舞。村民互帮互助,艰辛劳作而充满人性的暖意。

电影中的村支书毛永福、能干的妇女主任李香秀、渴望走出大山的小女孩蔡莉莉以及懒惰又一心想讨老婆的有财,他们都与修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修路不可缺少的力量,这些人物形象鲜活,真实感人。

路在脚下延伸。开凿出有形之路,从历史深处,绵延伸向未来。下庄人由生存之路走向脱贫之路、致富之路。他们越挫越勇,历经失败而百折不挠。如今,栽种的柑橘、核桃、西瓜等农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各地。

下庄村走出了中国农民的脱贫攻坚之路,走出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之路。电影主人公毛永福原型是毛相林,主角人名虚化,故事却是真实的。因此,电影更具有一种超越,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毛相林和下庄的故事不仅仅属于下庄,他们代表着中国农民这个勤劳善良,与土地有着深厚的天然联系的群体。古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今有下庄向天问路。这个生生不息的群体,以豪迈的姿态,开拓出迈向新时代的奋进之路。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