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各行各业的盘点都陆续安排上了。这一年,重庆轨道交通开通了几条新线?创下了哪些新纪录?为我们带来哪些便利?本报按照时间顺序,盘点出2023重庆轨道交通的十件大事,一起来看看。 “十”拿“九”稳,双线齐发 1月18日,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鲤鱼池至后堡段)开通初期运营。 创最晚收班纪录 1月21日晚,重庆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重庆”光影无人机焰火表演。当天,为了保证观看表演的市民游客顺利返程,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临时决定继续延长运营时间,6号线蔡家站延时运营至次日凌晨4点15分,创下了重庆轨道交通最晚收班的纪录。 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 2月27日,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伸段开通初期运营。至此,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500公里,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强冷”“弱冷”车厢全覆盖 7月1日,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5号线、6号线、9号线、10号线、环线以及国博线的所有列车车厢全部启用“强冷”“弱冷”功能,乘客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温度适宜的车厢乘坐。另外,4号线、江跳线车厢也具备“强冷”“弱冷”功能。 夏天开放113个纳凉区 7月12日,重庆轨道交通在113个车站设置纳凉区,专供市民高温天纳凉休憩。纳凉区摆放了凳子、椅子等,各纳凉车站均备有藿香正气液、十滴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物品。 七次刷新最高客运纪录 9月28日,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前一天,重庆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达494.2万人次,创下历史最高客运纪录。这是重庆轨道交通2023年第七次刷新最高客运纪录,前六次刷新纪录分别是2月10日424.3万人次,2月17日425.3万人次,2月24日433.9万人次,3月3日436.6万人次,4月28日468.8万人次,4月30日471.9万人次。 “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盾构始发 10月30日,“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穿隧道“渝江号”盾构机正式始发,标志着重庆轨道交通领域首条穿江隧道按下了“快进键”。 三线贯通,喜上加喜 11月30日,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大石坝—石桥铺段)、10号线(后堡—兰花路段)开通初期运营,两条南北向轨道骨干线路实现全线贯通。当天,江跳线与轨道交通5号线也正式贯通载客运营,实现列车可从江跳线圣泉寺站运行至5号线石桥铺站,乘客换乘方式由“人换乘”进阶为“车换线”。 15号线一期进入铺轨阶段 12月18日,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两江大道站至复盛站区间右线首段预制轨道板道床精准定位、准备道床混凝土浇筑,标志着15号线一期工程迈入铺轨施工新阶段。 18号线开通在即 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开通在即,这条线路南起跳磴南站,北至富华路站,用“S”形状将“渝中、九龙坡、巴南、大渡口”等中心城区串成一线。全线有6座换乘站,可换乘6条轨道交通线路。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实习生 秦欣怡 整理 相关新闻》》 交通开投集团提前完成投资任务 近日,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发布消息,今年1~11月,由该集团承担的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投资累计完成335.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03.6%,提前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在项目建设进度方面,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中段(大石坝—石桥铺段)、10号线二期剩余段(后堡—兰花路段)已于11月30日顺利开通初期运营,18号线已完成竣工验收,即将建成投用,届时重庆轨道交通前三期项目将全部建成,运营里程达538公里。 同时,轨道四期续建项目全面加快主体施工,整体形象进度达53%,累计16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其中,15号线一期进入铺轨施工新阶段;璧铜线全速推进,站后工程完成35%,铺轨工程完成38%;重庆东站站房实现全面封顶,骨架道路一期总体完成82%。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实习生 秦欣怡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