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庆首张“龙地图”今日亮相 全市共有“龙”字地名超8600个

2024-1-2 10:14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今日,重庆晚报联合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发布首张重庆“龙地图”,从地理文化的视角切入,来聊聊重庆与龙的故事。

重庆究竟有多少龙地名?

仅中心城区就有1360个

重庆究竟有多少龙地名?重庆市地理遥感中心地名专家、教授级高工张海鹏表示,通过初步分析,获取到了目前的龙地名数据——重庆全市共有“龙”字地名超8600个,其中包括80个乡、镇、街道以及743个行政村和社区;而中心城区共有“龙”字地名总数(含镇街村)1360个,在重庆龙地名的占比中约占16%。

这些地方为何以龙为名?

与“山城”“江城”有关

重庆以“龙”命名的地名,除了中心城区大家耳熟能详的九龙坡、龙门浩、龙头寺、龙兴、化龙桥等地名外,各种“龙”字地名遍布全市,有根据因地势似“龙”而得名的潼南区龙形镇、永川区仙龙镇,也有因附近山水地名而得名的巫山县龙溪镇、开州区九龙山镇等等。

这些地名为何以龙为名?常年从事地名和重庆地方文化研究的张海鹏认为,“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图腾,是传承数千年的瑞兽,不光是在重庆,以‘龙’字命名的地名遍布大江南北。重庆之所以多‘龙’字地名,与中国传统地理学对山的特殊认知有关。”

张海鹏介绍,古人以龙喻山,因为山脉之逶迤、山峦之起伏,正有如龙行之姿、变幻莫测,山龙的实质其实代表着一种地理形势。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在自然地理学的视角中,一列列起伏的山岭,一条条蜿蜒的江河,尤其是以“四山”为代表的盆东平行岭(即重庆城区的四条条状平行低山,自西向东依次为缙云、中梁[含龙王洞山]、铜锣[含南山]、明月四山),以长江、嘉陵江两江为代表的大江河,它们或纵列、或横贯于重庆市域,都像极了盘卧的巨龙,滋养、护佑着重庆。

“无论是何种原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龙’代表着权威、力量和吉祥,这些龙地名背后,其实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张海鹏说。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廖雪源

新闻纵深

龙门浩得名于苏轼?

据《巴县志》等记载,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初春,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离西蜀眉山,自嘉州乘船,去汴京赶考。当船行至渝州(现重庆),三人惊见长江主流水经南岸段,有条巨大的顺江石梁,被巧夺天工地劈开。仅可容纳一条木船出入的“浩梁”豁口两侧的端头巨石,酷似雄踞着的两龙头相对。远眺,龙身龙尾分别上溯盐店湾,下至野猫溪,卧波逶迤数里地。苏氏三父子深深被这天造地设的壮观景致所吸引,于是令船夫小心驾船进入“浩”里的港湾。

停船登岸,父子三人信步游览,但见这个名叫“江口”的小村落,群山相依、秀水环绕、田土丰茂、柴门书声,好一派民风淳朴之繁华景象,教人甚是喜欢。

苏轼视其地形物貌,遂给小村落取名“龙门浩”,并以独具特色的行草一挥而就。

次年,苏轼在京科考,获进士及第。三年后,苏轼授大理评事。耆老贤绅们正式把“江口村”更名为“龙门浩”,将苏轼题的字,镌刻在“浩梁”高岸石拱桥侧。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杨雪

小龙坎最早叫小门坎

古时平顶山称大龙山,它居高临下,南控通往成都的东大路,北临嘉陵江黄金水道,是继浮图关之后的又一处关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大龙山(今平顶山)下来的石板路,依山就势,有几处石梯坎在两石壁间穿过,像座座“石门”。坡脚上方不远的一道“石门”,因窄而短,故称小门坎。

而后,因背靠平顶山,形似龙状,明末改名小龙坎。

古时的东小路,从重庆出发先后经过潼川府路、遂州、普州、昌州等几大重要州郡,比东大路近130公里,是成渝之间最便捷的通道。上世纪20年代,四川当局开始沿此修建成渝公路,自此,小龙坎便成为连接成渝之要道。

据沙坪坝发布微信公众号

龙头寺真的有一座寺庙

一提起龙头寺,许多人便会想到龙头寺火车站,也就是现在的重庆火车北站,还有人会想到龙头寺公园,但很少有人了解,“龙头寺”这个地名的由来。龙头寺正如其地名一样,来源于一座寺庙,而这座寺庙,至今仍然存在。

从黄泥塝轨道站沿着支马路往前走,路过森岭居小区,马路旁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路,从这里通过,便可看见龙头寺。它坐落于上品十六小区旁。

它的历史记载得不多,但根据庙里出土的佛像上刻的字来判断,龙头寺建庙不会晚于明朝正德年间,寺庙自建成以来,一直都叫“龙头寺”,因为此地从前有一座山,山顶走势宛如一条龙,山头就像龙头一般,因此这座寺庙便取名“龙头寺”。

据大渡口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辑:蒋丽霞

校审:吕文霁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