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洞桥赏瀑 文/王国平 不久前,去了一趟四川叙永县大石镇,老同学在这里工作十年了,我第一次去看他。一下车,老同学二话没说,就风风火火地拉着我往红洞桥而去,说是要带我去看瀑布。 “瀑布?”我的心里不以为然。瀑布已看得太多,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重庆的青龙瀑布、九寨沟的诺日朗瀑布都看过了,还有什么瀑布值得让人期待和心动? 从葱郁的竹林里穿行而出,我以为瀑布就挂在前川,谁知峰回路转后,迎面而来的却是一片从未见过的植物。初看貌似棕树,一问才知竟然是传说中的桫椤。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据说它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要早一亿五千万年,堪称“活化石”。 入林渐深,绿意复盛,只见漫山苍翠,铺天盖地。此时,渐闻水声潺潺,偶有清风徐来。越过红洞古桥,穿行一条幽径后,视野豁然开朗,先见一潭,其间白浪翻滚,水雾扑面,如龙嘘气,吐纳百状。见一片峡谷丹霞地貌区出现在眼前,接云连地,壮观无比。尤其是一块高60米长150米的巨型赤壁丹岩,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石头。“大石果然名不虚传!”我在心中暗想:“莫非大石镇之名也因此而得。”此石之大,固然让人惊心动魄,而此石之美,却也让人心生欢喜。大石层次分明,灿若云霞,绯若胭脂,端的是艳丽无方,世间罕有。 而至为惊艳的,是巨型丹岩之上,一匹白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洋洋洒洒,飘落人间。“这就是红洞桥瀑布。”同伴自豪地说:“桫椤、古桥和丹岩固然很美,但它们,也只不过是瀑布的背景而已。”站在深潭边仰望,响声虽不震耳,但是飞泉如云,晶莹剔透,水雾弥漫,恍若仙境,更与周围的绿树、丹岩相映成趣。 正在感叹之余,同学催促道:“这只是瀑布一角,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时,我才惊讶地发现大石之中,还有小路蜿蜒而上。原来,这是曾经居住于此的古羿人当年用刀斧开凿的栈道。斯人虽去,痕迹犹在,抚摸这些留痕,让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当我们上到第二层台阶时,只觉眼前一亮,胸怀大畅,原本以为之前看到的瀑布已是尽头,没想到其上居然还有一叠,激流奔涌,浪飞波舞,煞是好看。然而惊喜并未结束,我们沿着大石,继续攀援而上,每到一层台阶,就会发现有一叠瀑布,每一叠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一叠都有别样的风景。而到最高处时,才惊觉瀑布居然一共有四叠,宽约20米,从189米高的丹霞峭壁上奔腾而来,你追我赶,层层叠叠,浩浩汤汤,虽不敢云“飞流直下三千尺”,却也让人生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慨。 传说此前这里有一座白云寺,晨钟暮鼓应和着丹霞地貌、翠树碧烟、清风明月、飞瀑流泉,当是一幅呈现人间大美的水墨画卷。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红洞桥头的古人题刻:“古道平平,红洞溪流横半月;周行坦坦,白云钟声落长虹。”我想,红洞桥瀑布之美,唯有这一副对联中的文字可以比拟。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