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不要睡”“妹妹,你别睡”…… 近日,一则轨道交通冉家坝站“红马甲”一直呼喊晕倒乘客的视频火了。评论区不少人称赞:“为热心善良的人点赞。”“听见叫妹妹和乖乖的声音,感动得掉眼泪。” 这位“红马甲”是来自重庆轨道传媒的轨道交通安全引导员徐远梅,她向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情况。 乘客晕倒 她直喊“乖乖,不要睡” ▲徐远梅、站务安全员和热心乘客一同救助晕倒的女乘客。 视频截图 1月10日下午,记者在重庆轨道交通冉家坝站见到了轨道传媒“红马甲”徐远梅,她今年52岁。据她回忆,视频中的事情发生在十多天前,“当时我正在冉家坝站6号线茶园方向站台做安全引导工作,车门打开后,听到里面传来‘有人晕倒了’的声音,然后看见两名年轻男子扶着一位晕倒的女乘客走了出来。” 徐远梅说,当时女乘客已经没有意识,自己第一时间呼叫来了在站台的站务安全员邓婷婷。邓婷婷立马有序组织现场,并向车控室汇报情况。与此同时,徐远梅一直不停地呼喊“乖乖,不要睡”“妹妹,你别睡”……不久乘客便慢慢苏醒,在征得乘客意见后,车站工作人员联系了她的家人,并一直陪伴等候其家人的到来。 这一幕被人拍下视频发布到网络后,收获700多条评论,不少人为徐远梅和工作人员点赞。 乘客意识不清 救助时她被掐出血 类似这样热心帮助乘客的事时常在轨道交通车站发生。 前些天,冉家坝站5号线站台,乘客陈女士走出车厢时因身体不适晕倒,下巴还被划出一道深深的口子,这一幕被正在站台进行安全引导的轨道传媒“红马甲”李红兰瞧见。 李红兰见状,立马上前握着陈女士的手查看情况,并联系站台的站务安全员刘冰雁,向车控室报告情况。刘冰雁赶紧拿来急救包,进行临时处置,同时拨打了120,一旁生病乘客的同事联系了其家人。 “一开始她意识不清,捏着我的手一直不放。”李红兰回忆,当时只顾着照顾乘客,后来才发现自己的手被乘客指甲掐出了血。重庆晚报记者看到,李红兰的右手无名指上,至今还有一个指甲掐伤的疤痕。 在陈女士前往医院进行治疗恢复后,她和家人也给李红兰和刘冰雁写来了感谢信,信中写道:“是车站的及时救护,才让她得以转危为安。” “帮助乘客,我们义不容辞” ▲工作中的徐远梅 轨道交通车站人来人往,“帮助乘客”这几个字已经在工作人员心中根深蒂固,而每当有人提起,他们总会说:“帮助乘客,我们义不容辞。” 徐远梅原本是一名家庭主妇,她说,今年7月入职做“红马甲”时,公司领导、中心站站长等对大家培训时就说道:“要对乘客有礼貌,要及时帮助有需要的乘客,让大家快乐、安全地来回。” 这句话也让每一位“红马甲”都时刻牢记于心,因此大家在岗位上时随时留意着乘客是否需要帮助。 “无论是‘红马甲’安全引导员,还是站务安全员等,我们只要在岗就会给需要的乘客提供帮助。”冉家坝站值班站长王磊介绍,车站长期备有急救医药箱、屏风等,工作人员也会参与应急救助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多知道点 乘坐轨道交通感到不适怎么办? 乘坐轨道交通的时候,如果遇到自己身体不适或有市民晕倒,该怎么办? 1.在车站感到不适 在车站发现自己或其他乘客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向车站工作人员求助。每个车站均配有急救药箱,可临时应对晕车、乏力等情况。 有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的乘客,建议出行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写明服用方式,以便车站工作人员及时救助。 2.在车厢感到不适 若在车厢内突发身体不适,首先求助身边的乘客;如列车刚好到站,请身边乘客帮忙搀扶到站台,求助车站工作人员;如列车还未到站且情况紧急,身边的乘客可使用乘客紧急报警器,联系工作人员。 乘客紧急报警器位于列车车门或车窗旁,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按钮,可与列车司机沟通车厢内情况。 除此之外,重庆轨道交通弹子石站、四公里站、沙坪坝站、两路口站、李子坝站、南坪站、牛角沱站、观音桥站、红旗河沟站、重庆北站南广场站、小什字站、冉家坝站、五里店站、重庆北站北广场站、红土地站、江北机场T3航站楼站等车站安装有“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如遇上心脏骤停的严重情况,可拨打120、联系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按照标准流程使用站内配置的AED,对乘客进行除颤抢救。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实习生 秦欣怡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