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家乡代言人,为巴渝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1月16日,由市委网信办、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和市乡村振兴局指导,市互联网界联合会主办的“我是家乡代言人 渝见乡村好风物——重庆‘乡土网红’技能大赛颁奖仪式暨‘乡土网红’培育工程(第二期)启动仪式”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举行。受重庆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勇军委托,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市互联网行业党委副书记魏春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现场。华龙网记者 袁舒含 摄 活动举行了重庆“乡土网红”技能大赛颁奖仪式,“川哥|程队长”“李大锤”“小山村女之书”“最忆小橘和朋友们”“又见柳荫”“燕麦行游”“小叶片”“韵网农产品助农”“花生哥”“山城偏二哥”荣获“重庆十佳乡土网红”,“重庆邓姑娘”“回乡人静静”“老胡梦游记”等35位网络达人荣获“重庆优秀乡土网红”。 ▲“重庆十佳乡土网红”获奖者上台领奖。华龙网记者 袁舒含 摄 魏春在讲话中表示,市委网信办牵头策划实施“乡土网红”培育工程,就是希望通过工程的实施,培育一大批为家乡代言的乡土网红,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共享数字发展的红利,助力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推动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新成果。 ▲重庆“乡土网红”培育工程(第二期)正式启动。华龙网记者 袁舒含 摄 同时,他对“乡土网红”提出四点期望:当好“学习者”,提高网上网下影响力,提升赋能乡村振兴新技能;当好“创新者”,让农村好风物搭上“数字列车”,助推乡村经济新发展;当好“传播者”,用好直播和短视频创作的“流量密码”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当好“参与者”,传递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共绘农村基层治理“同心圆”。要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共同绘就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新图景。 ▲我是家乡代言人——重庆“乡土网红”技能大赛暨“乡土网红”培育工程(第二期)座谈会。华龙网记者 袁舒含 摄 市互联网界联合会主席王茵详尽介绍“我是家乡代言人——‘乡土网红’培育工程(第一期)”开展情况。据了解,第一期工程围绕“1村1网红”目标,通过“线上选修、线下集训、网络实操、技能大赛”衔接的“乡土网红”人才培养模式,成功培育我市首批“乡土网红”53名。一年时间里,53名“乡土网红”粉丝总量从1908万增长至2510万,带动特色产品全年销售总额破亿,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网络文明的“网络引擎”。 活动现场,在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石柱县委宣传部与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签约仪式。活动最后,我是家乡代言人——“乡土网红”培育工程(第二期)正式启动。 ▲现场签约仪式。华龙网记者 袁舒含 摄 “乡土网红”培育难点痛点在哪里?如何破题?第二期工程的重点在哪里?本次活动同步召开座谈交流会进行研讨和工作部署,市级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各区县网信办负责人,“乡土网红”和互联网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重庆乡村振兴和网络发展出言献策,并就“乡土网红”培育工程(第二期)方案实施畅谈意见建议,共同谋划以第二期工程的实施为抓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实践的乡村篇章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庆篇章。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抖音集团、快手科技、淘宝教育、重报都市传媒、石柱县委网信办、石柱县桥头镇政府、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驻石柱县桥头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汤明,市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帮扶集团驻石柱县桥头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副总裁王亚,石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向兵以及市人力社保局、农业农村委、商务委、文化旅游委、乡村振兴局等单位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各区县网信办负责人,“乡土网红”和网络达人代表共计140余人参加活动。 原标题:我是家乡代言人 渝见乡村好风物——重庆“乡土网红”技能大赛颁奖仪式在石柱举行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