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谭武秀:荠菜之约

2024-1-26 09:12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荠菜之约

文/谭武秀


一场初雪在金佛山登场,在夜晚静悄悄飘落,一夜间白了山头,仿佛在传递着天上人间的密语。当然,这种无言的传递,懂的自然懂,不管是动物、植物、山川、河流,抑或一块石头。

厚厚的积雪溶解之后,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不惊不诧。谁知,冷空气不与谁商量,又转身离去。暖阳持续高照,阳光肆意流泻。这个时候,山上山下的植物最能感知意想不到的问候,在冬天的温暖里绿意盎然。

蜡梅倒是应该在这个季节出现,但今年仿佛开得更早更欢。蜡梅香气四溢,醉了整座小城。路过,我随手用10元钱买了一大束蜡梅,送给身边的小伙伴。不用言语,在温暖的冬天,用一束蜡梅传递彼此内心里的满心欢喜。

不曾想,在蜡梅入世的时候,荠菜也来凑热闹。

荠菜,在湿润的土壤里滋养,悄悄长出喜人的嫩叶。这个消息,是杭姐在电话里告诉我的。

她说,你不是喜欢荠菜吗?周末我们约涛涛一起去乡里挖荠菜。

每年的荠菜不是在春节之后,二三月才会长出来吗?怎么在隆冬会有荠菜呢?我惊讶!

喜欢荠菜,还是源于这位姐姐。她是一个特别喜欢分享生活,分享爱的朋友。她前年挖了好多荠菜,用细腻的情感揉成面皮,用荠菜和肉混成馅,包了饺子和包子,分送给身边的朋友尝鲜,向朋友们夸赞荠菜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当然,我住她楼上,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是新鲜的荠菜和蒸熟的包子,一样也不少。

从此,我对春天的荠菜情有独钟。

即便日子再忙乱,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去乡下挖一次荠菜,体验一下劳动所获得的那份快乐。

去年初春,我去了城郊的一个朋友家。阳光绚丽,便去他家菜园子里转转。我突然发现了园子里有一片小植物与杭姐送的荠菜相似,但又认不准。赶忙挖了一株跑去向朋友求真相,他说是荠菜。

心下暗喜!与荠菜来了一场偶遇。

挖了绿油油的一袋荠菜回家,小心翼翼地清洗一遍又一遍,放在盆子里,并备好了面粉和猪肉,准备按照杭姐教授的方法包饺子吃。

此时,想起好东西是要分享的。我打电话邀请办公室的同事来包荠菜饺子吃,她以光的速度赶来,看见厨房里清洗好的荠菜,哈哈大笑,差点喘不过气来,眼泪都笑出来了。

我莫名其妙地看着她,问她怎么了?

她说,你这哪是荠菜?是猪草!最后还补充了一句:猪能吃,人也能吃!

我不信任她,怕她与我开玩笑,发了图片给杭姐求证,果真是猪草。

阴差阳错,我们吃了一顿猪草饺子。也挺清香。

有了这么一段挖荠菜和吃荠菜饺子的经历,再也不敢独自去挖荠菜了,因为山野里的草本植物长得太像,我无法分辨,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接了杭姐的电话,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约定周末一起去挖荠菜。

我们去的地方也在城郊,杭姐如数家珍,她带朋友们到处挖荠菜,哪块土地里有荠菜,哪块土地里长势较好都了如指掌。

最初开始寻找荠菜的时候,还是对荠菜认不准。在杭姐的多次纠正下,荠菜的模样才慢慢长在心里。荠菜喜欢成片生长,只要找到一株,周围就会有更多的荠菜等待我们去挖。

我喜欢嫩嫩的荠菜,于是专挑长在杂草里面的挖。蹲在菜地里,越挖越带劲,绿油油的装在袋子里,特别喜人。

“别嫌弃那些看似长得老的荠菜,它们的作用可好了,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平肝明目、清热降血压,作用可多了……”杭姐见我净挑嫩的荠菜挖,开始数落我了。

两个小时,我们转了三块土地,收获满满。分手时,杭姐和涛涛分了很多荠菜给我,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当晚把荠菜一遍一遍清洗干净,期待着明天买肉回家包荠菜饺子,心里想着都很美,谁能与我共同分享如此美味呢!

在冬与春之际,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忙碌了一年,不妨停下匆匆的脚步,静下心来倾听大自然的密语,比如蜡梅花开的声音、荠菜之约的心动、一只喜鹊飞翔时与凉风的拥抱……

(作者系南川区作协副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