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何武:家乡的晚稻米

2024-2-2 09:2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家乡的晚稻米

文/何武


神州辞旧岁,蜡梅吐新蕊。龙年春节的脚步姗姗而至,远在广东的乡友们收到了物流运达的家乡晚稻米。乡友吴贤学离乡三十载,走遍祖国的天南地北,吃过了各地的五谷杂粮,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味道。当他吃着家乡的晚稻米饭禁不住啧啧称赞:“口感细腻柔软,粘稠适中,润泽富有弹性,有一股淡淡的香甜回味儿,更有一种浓浓的乡情。”

晚稻米产自川渝交界的家乡——四川省大竹县四合镇。四合镇地处大竹、邻水、垫江鸡鸣三县之地,御临河与白水河依依环绕,青山绿水如梦似幻。曾几何时,许多院落人去楼空,年轻人外出打工,田土长满了灌木和杂草……这刺痛了彭杰那颗年轻的心。

1997年出生于四合镇白鹤林村的彭杰,19岁南下广东,进厂当过工人,做过外卖小哥。几年前他回家见昔日精耕细作的田土长满了灌木杂草,对土地有天然感情的农家子弟心生不忍,于是把打拼的目光从都市转向了田野。

彭杰流转了包括已撂荒多年的近500亩农田,建起了“为民家庭农场”。虽然从小在农村耳濡目染,但真正“下了田”,才知现实的骨感。劳动力的金贵令人心碎,看天吃饭的规律让人崩溃。2022年老天爷就来了个下马威,长达3个月的持续干旱,眼睁睁地看到稻田禾苗一半枯焦,彭杰的内心如火烧一般。当年有一半面积颗粒无收,一半面积大幅度减产。

挫折让人生更精彩。彭杰痛定思痛,把“宝”押在科技上,他要生产出自己的优质米。

劳动力的成本似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得彭杰喘不过气来,他尝试着搬掉这块“石头”。年轻的彭杰视野开阔,传统种植技术吸纳得满满的,新技术、新技能运用是超前的,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驾驶等没有一项遗漏的,一张张合格证书是闪闪发光的,他这位农机手是全能的,水稻耕种收割机械化是全程的。

为了觅得良种,彭杰四方探寻。“踏破铁鞋无觅处”,经过一番周折,重庆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制的“神农优452”让他柳暗花明。有了良种,何来良法?延迟播种,趋利避害。为避开高温伏旱天气,彭杰选择了种植晚稻。收完油菜后的炎夏播种,稻谷于秋高气爽的时节成熟,圆鼓鼓的稻粒中营养物质积累得满满的。远在广东的乡友们闻知喜讯,纷纷订购起了晚稻米。

家乡的米放在鼻孔一嗅,散发着家乡泥土的芬芳;放在眼前一看,但见米质结构紧密,晶莹剔透,光泽四射。这粒粒稻米不就是夜空中璀璨的颗颗明星吗?一粒粒米更让乡友们身处异乡解乡愁。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