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宋燕:变电站的春联

2024-2-7 09:0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变电站的春联

文/宋燕


虽是腊月,但城里的天气依旧像是暮秋。清晨推开窗,凋黄的落叶铺满小园,放眼望去,遍地的金黄像是很多年以前,那些流金的岁月。

二十年前,我在一所山区变电站上班。当年,一起毕业的同学,有的去了机关部门,有的去了事业单位,唯有我一个人,像是一片飘零的落叶,被遗落在孤寂的深山。变电站承担着电力分配与供应的重任,说起来高大上,但落实到具体工作却又相对简单。站里实施封闭式管理,两人一班,上十天,休息十天,撇开两个值班员,便只有一个炊事员。上下班交接时,变电站的铁门只“咣当”一声,从此,门外是繁华迷离的大千世界,门里是日复一日的黑白时光。所幸,我们变电站的大门外还有一棵翠绿葱茏的泡桐树。

我便常常一个人倚在门里,看着那棵泡桐树从清晨至黄昏,从春来到秋去。我看着它吐芽,含苞,开花,直至西风碧树,花叶凋残……虽然很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曾无数次地想要重回深山,可是,一个从未展翅过的少年,又怎会甘心一辈子囿于深山?

与我搭班的老吴,是一个黑而壮的老头儿,彼时已临近退休,平时里他极少说话,但只要一开口便声如洪钟。炊事员廖姐是一个和善的胖大妈。我发现老吴上班极其有规律,差不多每隔一两个小时他都会去机房外的降压站转一转。平时在机房,他要么盯着仪表盘发呆,要么捧本书埋头苦读。我曾无意中瞅见过老吴读的那些书,几乎全是与变电运行管理相关的专业技术书。作为电力专业毕业的我,常常在心底讥笑他:“变电站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技术学得再好,有啥用?”

想想我的那些同学吧……刚入冬那会儿,那个念书时常常抄我作业的张同学,作为区里技术部门的骨干,来过我们变电站检查迎峰度冬工作,那天,正好遇上我和老吴当班。只见张同学西装革履,指指点点。旁边还有一个红光满面的中年男子,正满脸堆笑,一个劲地恭维他:“你们看,我们部门就是应该多进一点这种科班出身的年轻人。”言语之间,张同学一回头,正好与我迎面相见。他先是一惊,继而马上走过来,一边拍着我的肩,一边打着哈哈说:“哎呀,宋同学,好久不见,怎么,你在这里?好好好,有你在,我放心……”我厌恶地扭过身。

深山里的冬夜,如同一块巨大的冰,将人封冻其中,动弹不得。当夜,吃过晚饭,我仰头坐在机房的长竹椅上打瞌睡。我的耳边,是嘤嘤嗡嗡的永不停歇的电流声,此时,只觉那声音愈来愈大,愈来愈响,最后仿佛化成万千利箭,从天边呼啸而至,再蜂拥着穿过我的胸膛……突然老吴开口了。只听见他不紧不慢,像是在说给我听,亦像是在说给自己:“人呀,要沉得住气。”我应声睁开眼,只见老吴正低着头,将身边的烤火炉向着我这边挪了挪。见我睁眼,老吴只是抬了下眉,又继续说:“是金子始终都会放光的。”

我将嘴角向上扬了扬,只觉万般滋味涌上心头。片刻,我又起身向机房外走去,一如走进一望无际的,暗黑的冰天雪地里。

没经过几轮交接班,变电站外的泡桐树便已成了琼枝玉树。除夕的前夜,廖姐将单位工会慰问职工的一大包方便面拎进机房说:“我就回家过年了,这些天……你们看,今年的方便面口味好丰富……”

变电站的工作,没有公休日,没有节假日,只要用户一天要用电,我们就一天不能休息。至于春节,轮上谁值班就是谁,完全看运气。除夕的头天,母亲来电问:“你们春节吃啥呢?要不我给你送点菜来?”我说:“不用不用,与我搭班的老同志是个美食家,早把春节的菜准备好了。”一抬头,只见老吴正在一旁微笑地看着我。我不好意思地朝他扮了个鬼脸,他就笑着问:“怎么,怕家人担心啊?不过,我可能要让你失望了。”然后他便转过身,自我解嘲般地哈哈大笑……

毫无悬念地,除夕那夜,老吴早早地泡了两盒方便面。我一边端过面,一边摇摇头说:“哎,年夜饭。”然后双手用力拍着桌子大声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老吴“扑哧”一声笑起来。吃完泡面,老吴一边迅速地起身收拾好碗筷,一边说:“古人说,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天我也来写副春联挂在机房里,也算咱爷儿俩过个年。”

每逢佳节,气氛大抵都是情感的催化剂。眼前的老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习惯开口闭口就说咱爷儿俩,而我,不仅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觉得空落落的心,终于有了点依靠。也第一次觉得变电站的冬天,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寒冷。

“可是,这春联到底要写什么呢?”我看着老吴,满脸疑惑。只见老吴站起身,铺纸,磨墨,再提笔凝神片刻,然后气运笔端,摇笔写下:“山中除夕无别事,插了梅花就过年。”抬眼望去,只见机房黑洞洞的玻璃窗外,此时正簌簌地下着大雪。我撇了撇嘴说:“可惜今夜并没有梅。”只听见老吴“哈哈”一声洪亮地笑声,然后朗声说:“你看,眼前正下大雪,明天一早,你可以出门踏雪寻梅了。”

踏雪寻梅!猛然,我只觉得窗外黑暗的天空,仿佛瞬间云开雾散,而一束盛放的梅正傲然于天地之间,独凌雪霜,我甚至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梅的馨香。低头再见桌子上,老吴写的春联,竟是字字珠玑,灿若星辰。“山中除夕无别事,插了梅花就过年”。梅花只会盛开在冰天雪地之间,也唯有在酷寒之时,冰雪之地,才能遇见绝世独立的梅,那么,世间凡事,又有什么比这铺天盖地的冰雪更加令人充满希望,又有什么比这冰雪之间的梅更为高洁而纯粹呢?

又一个新年将至。当年的老吴,早已埋骨深山。而当年的变电站,早已沉入我的心底,成为我此生最美的青春记忆。前些天,女儿拿回来几张红纸,说是老师要求过新年要自己写副春联,我说,那我来帮你磨墨吧。女儿问:“可是,我要写什么呢?”我微笑着一边磨墨,一边轻轻地说:“山中除夕无别事,插了梅花就过年!”

(作者单位:重庆市电力行业协会)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