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石柱县桥头镇陶然居瓦屋小镇,当地居民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吃团圆饭过幸福年。记者 齐岚森 摄 2月5日上午8点刚过,石柱县桥头镇陶然居瓦屋小镇的厨房就开始忙碌起来。烧水、洗菜、切菜、下锅……10多个厨师分工有序,为当天300多人的团圆饭做准备。 什么团圆饭需要准备300多人的量?这背后实则是一份“双向奔赴”的爱。 ▲桥头镇的居民们欢聚一堂吃团圆饭。记者 齐岚森 摄 从2022年5月第一家民营企业扎根桥头,到如今62家民营企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兴村”事业,桥头的改变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帮扶集团各成员单位的无私付出,离不开民营企业家们毫不保留的扶持,更离不开桥头百姓不怕苦不怕累、敢闯敢干的韧劲。 为了共享发展成果,一场名为“一起到桥头去过年”的活动在瓦屋小镇拉开帷幕。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让帮助过桥头的“至爱亲朋”一起到桥头来过年,让大家亲眼看一看辛勤的付出、倾注的心血换来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绩。 下午5点,热腾腾的饭菜陆续上桌,这顿有点“早”的团圆饭正式开饭。 香肠、腊肉、酱肉、刨猪汤、毛血旺、烧白、回锅肉、炸酥肉、酱肉包、大汤圆……美味的饭菜,赏心悦目的摆手舞,百姓幸福的笑脸,构成了桥头最美的风景线。 ▲桥头镇的居民们欢聚一堂吃团圆饭。记者 齐岚森 摄 穿着围裙的向建伟一直穿梭在饭桌之间,张罗着上菜。因为忙,自己没吃上饭,但他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高兴得很,看到大家吃得好,我都不觉得饿。”向建伟笑着说。 要说桥头的变化,向建伟很有发言权。 “过去家里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植简单的农作物,生活紧紧巴巴。”本想着就这样得过且过的向建伟,却被陶然居董事长严琦拉着一起做起了生意。 这段神奇的经历也彻底改变了向建伟的生活。 “那时严总正在打造陶然居瓦屋小镇,我家就在瓦屋小镇的边上。有一天,严总从我家门前经过时看到我家位置这么好,问我有没有想过开民宿?”向建伟回忆,当时自己就会种地,开民宿毫无经验。 ▲桥头镇的居民们欢聚一堂吃团圆饭。记者 齐岚森 摄 “我帮你们,你们只管把房间打扫出来,保持干净,剩下的由我来做。”严琦说。 这份承诺掷地有声。陶然居集团成了向建伟的对口帮扶企业,送床单、送被子、送洗漱用品,只要是开民宿需要的东西,陶然居全部免费送上门。不仅如此,陶然居专业的酒店工作人员还对向建伟进行了业务培训,让一个门外汉没过多久成了“专业选手”。 2023年4月,向建伟的民宿“观湖小筑”正式开门迎客。原先的土屋翻新改造成干净的房间,随着桥头越来越火,客流源源不断,向建伟的荷包渐渐鼓起来。 如今,向建伟对未来也有了“小目标”,“今年我想对民宿进行升级,为每个房间都装上独立卫生间,我相信往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华灯初上,当地居民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庆春节。记者 齐岚森 摄 300人的团圆饭仅仅是当天活动的开始。在大家载歌载舞中,桥头镇党委书记王东宣读了2023年度桥头“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桥头镇举行首届集体经济分红大会、桥头镇陶然居瓦屋小镇正式开寨运行、组织62家在桥企业成立桥头镇商会……每件大事都是桥头翻天覆地变化的生动注脚。 随后还表彰了2023年桥头镇荣誉村民。这些荣誉村民中,有重庆市餐饮商会的工作人员,有对口帮扶的企业家代表,也有驻村工作队队员。“获得这个荣誉称号,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桥头百姓对我们的认可,我深感荣幸。”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重庆市餐饮商会秘书长吴汉成在获得荣誉村民称号后十分感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桥头发展的每一步跨越,发生的每一处变化,都离不开各个方面的携手奋进。这场300多人的团圆饭,也见证了“乡村有看头、干部有劲头、群众有甜头、发展有奔头”的新桥头加速破茧成蝶。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 300多人团圆饭背后的故事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