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庆铜梁: 火龙腾飞新时代

2024-2-11 11:21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铜梁大蠕龙表演。郭洪摄


舞龙表演进古村。柏强摄


青少年学习龙舞表演。唐明兵摄


扎龙艺人李德瑜在铜梁龙上彩绘。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铜梁火龙表演。郭洪摄


安居古城荷花龙巡游。铜梁区委宣传部供图


铜梁广场上的“龙舞盛世”表演。郭洪摄


【锦绣中国年】

新春佳节,重庆铜梁玄天湖畔,一条条金龙上下翻飞,宛如飞龙在天,一瓢瓢铁水随着龙的跳跃,在空中亦化为璀璨流星。四处火树银花,欢呼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龙乡铜梁,与龙共舞。铜梁龙舞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华第一龙”,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已成为中国知名的新年庆祝活动。

“从除夕夜到大年十五,我们每天舞着龙到街上给沿途商铺挨家挨户拜年。”铜梁龙舞总教头周可吉说。多年前,当时在铜梁体委工作的周可吉被“点将”进了舞龙队。他介绍说:“过去舞龙不讲什么套路,就是走着简单的‘之字拐’,现在火龙有了‘铁水流星’,竹筒打的‘干花’足以点燃观众的热情。”

1999年,铜梁竞技龙舞队参加第三届全国舞龙锦标赛,并最终一举夺魁,国家体育总局宣布铜梁龙为“国家舞龙队”。铜梁龙,正式成了“国字号”。

这些年,铜梁龙舞队先后参加了多场国庆庆典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世博会、北京世园会等重大庆典活动,并远赴美国、英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300余场文化交流,向全世界观众展现了铜梁龙舞的独特艺术魅力。

铜梁龙龙腾四海的背后,是传承上百年的龙灯彩扎工艺。铜梁龙灯,是传统龙灯彩扎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彩扎技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龙灯制作要经过出图、造型、裱糊、彩绘和整装多个步骤,每一步都是手工制作;先构思手稿成草图,再结合寓意及规制要求扎制造型。”重庆龙灯彩扎市级非遗传承人周建告诉记者。龙灯有大蠕龙、火龙、正龙等10多个品种,制作中采用的“翘篾”技法,使得铜梁龙灯龙头昂扬。这种经过融合创新而成的独树一帜的狮头龙,面目祥瑞,造型生动,精神抖擞,充满昂扬向上的力量之美。

依托铜梁龙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还在大力发展龙灯彩扎技艺和基地建设。如今,铜梁先后建成了6个龙灯彩扎基地,1个龙灯彩扎厂和1个彩灯制作车间,逐步形成龙灯产、供、销产业链条,铜梁龙灯系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10多个国家。

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提升,古老的铜梁龙才能焕发新的光彩。春节期间,铜梁还推出了大型非遗山水实景剧《追梦·铜梁龙》。这部剧讲述了一条小鲤鱼胸怀理想,历经艰险,最终跃过龙门圆梦成龙的故事。剧中小鲤鱼的故事象征着铜梁人的奋斗足迹,更映照着每一个新时代追梦人的奋斗历程。

原标题:重庆铜梁:火龙腾飞新时代

编 辑:康勤生

校 审:罗再芳

总值班:严一格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