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铁,大家都会想到一个字:快!不过,在奔驰的列车中,我们依然会看到慢火车的身影。新春走基层,今天一起走进慢火车上的“年货街”,感受这份“慢下来”的温暖。 今天跟着记者一起去赶集,到绿皮车上去赶集。 在遵义开往重庆西的5630次列车上,这条“年货街”其实就是一节带货车厢。乡亲们大包小包、背篓提篮,统统上车。旅客则像赶集一样,问价、挑选。小小车厢内,满是人间烟火味。 “刚刚就买了一点羊角菜和农民自己做的盐菜,主要是看着新鲜。”乘客们买了不少东西。 这列慢火车途经娄山关、桐梓、赶水、綦江等21个车站,逢站必停。尽管速度不快,但它对短途出行的乡亲们来说,作用不可替代。这位冯大姐说,12年来,她几乎每天都搭慢火车去城里卖菜,还供孩子读了大学。 村民冯大姐告诉记者:“坐这个车,我早上出去,下午回来。明年多挣钱,争取把小孩读书供出来,让他考研。” 和冯大姐一样,不少村民都是一个背篓、一提竹篮,担起了一家人的生计。如今,铁路沿线的特色产业搞得红红火火,慢火车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大伙儿不用到城里赶集,在车上就能卖钱。 村民王大哥说,他们适当比在市场上卖稍稍便宜一点,图个薄利多销。 国铁成都局重庆客运段列车长陈卓介绍,正常车厢定员是118人,现在只保留了3排位置,大部分车厢空间用于旅客装油米,过年的时候有鸡鸭还有小猪崽上车。 今年春节,列车员又兼职“带货员”,帮着乡亲们开拓销路。在列车行驶的哐啷声中,穿行山区的慢火车,默默见证着这些年来的变化。
“李子出来卖李子、桃子出来卖桃子、柑子出来卖柑子,产业资源发展起来,挣得多一年要挣五六万了。”村民王大哥说。 乘客张绍洪告诉记者,从他一出生到现在,这个车都一直都没停过,价格也是从那时到现在,没有上调多少。感觉时间长了,这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从遵义到重庆西站,早上出发,抵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接近7点。8个多小时的行程,一路上常常有动车组或者复兴号“超车”而去。其实,列车长告诉我们,如今的慢火车,从电力机车,到全列空调,已经是“快火车”的配置。但整个行程中,均速50公里,不是“不能快”,而是“愿意等”。不论是助力农产品走出去,还是将游客带进来,公益慢火车始终不落下一人,为乡村振兴跑出“行稳致远”的加速度。 原标题:重庆新闻联播丨 新春走基层 · 慢火车上的“年货街” 编辑:田露军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