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年俗!博物馆里过大年

2024-2-15 17:37 |来源: 重庆日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市民游客络绎不绝。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大门前,不少市民游客正在拍照留念。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2月14日,大年初五,早上9点32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刚刚开门半个多小时,全天的参观预约就已约满。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龙年春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游客们奉上“8+7”文化盛宴,15大展览齐齐上阵,让本就是假期“流量王”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这个春节更加人潮如织。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市民游客正在参观游览。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市民游客正拍照记录。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博物馆里,为春节定制上新的临展备受游客欢迎。“新春文化系列展之龙舞中华”展厅里,人们饶有兴趣地观看“龙”的历史,在与龙有关的文物陈列前久久驻足。

此次展览以“龙舞中华”为主题,主要分为“百虫之长”“物之灵者”“紫气东来”三个板块,展览以南宋罗愿《释龙》一文开篇,分别讲述了龙的外形及变化、龙的神奇力量(神兽)、龙的美好寓意(瑞兽)等内容。展品类别丰富,涉及玉器、铜器、陶器、瓷器、服饰、织绣、石刻、拓片、年画、版画、剪纸等,其中等级文物67件(套),许多文物十分珍贵。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不少小朋友正在参观学习。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市民正在为小朋友讲解。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市民游客带着小朋友参观游览。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妈妈,你看,这条龙的耳朵好可爱,像米老鼠的圆耳朵。”指着展柜里的文物,来自山西的林雪发出阵阵惊叹声。

林雪的妈妈张月华说,早在一个月前,他们全家就决定春节假期到重庆旅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他们重庆行中全票通过的一个目的地。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小朋友正在认真记录石碑上的碑文。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在中国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虚构的形象。我们希望带着孩子一起到博物馆去探寻‘龙’这个中华民族的吉兽是如何一步步诞生的。”张月华说。

除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外,重庆的另一个国家一级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里,同样也是游人如织。

时值龙年,本就是流量明星的恐龙化石,更是成为了观众们追捧的热点。大家争相和上游永川龙、合川马门溪龙等馆内“顶流”合影拍照,希望新的一年“龙”运当头,万事兴“龙”。小朋友们则借助馆内的AR设备,沉浸式感受曾经的恐龙世界。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市民游客带着小朋友参观游览。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在春节期间上新的重庆地区首个大型海洋科普展《探秘海洋——海洋主题科普展》,不仅吸引外地游客,也引来了不少重庆本地观众。

“我从来没想过能在重庆看到这么多海洋生物标本,这个展览就像把千里之外的大海搬到了重庆,让我大开眼界。”15岁的章子书说,担心个人预约不到,他当天约上了10多个小伙伴,专门组了一个观展团,用团体预约的方式顺利拿到了进馆的预约码。


▲2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小朋友们正认真听讲解员的介绍。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据悉,春节期间,重庆自然博物馆以龙文化为主题,准备了10场公益活动,或猜灯谜、或免费观影、或体验非遗手工等,每天好礼不停,让大家在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原标题:新年俗!博物馆里过大年

编辑:田露军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