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楼的轨道到过江的索道,从开往春天的列车,到一秒让人穿越到宫崎骏动漫世界的洪崖洞夜景,重庆从来不缺“出圈”的热门打卡地。而要说到,这流量中的“新贵”,非白居寺长江大桥莫属。 前段时间,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平台上发文,“重庆的白居寺长江大桥是工程和设计的奇迹。到了晚上,它就像通往另一个维度的星空之门一样发光,就像电影中的场景。”另一位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在社交平台发布了白居寺长江大桥的视频和图文,称:“夜晚的灯光给重庆白居寺长江大桥增添了科幻的魅力。”今天的“1眼爱上重庆年”,我们首先来一起解锁白居寺长江大桥。 重庆版“时空之门”! 解锁不一样的白居寺大桥 白居寺长江大桥下的巴滨路湿地公园,不少市民正举着“长枪短炮”,对着眼前的桥墩一阵猛拍。环形的桥洞,恰似科幻大片里的“时空之门”,而这段走红网络的视频,就是出自附近居民意外的发现。 “当时正好枯水期,我就下去了,看到人和那个景的对比特别强烈,又有雾,正好那个时候快日落了,站在下面那个石头看就比较科幻,我就拿着手机拍了一张”,市民罗熹告诉记者。 重庆城市摄影师周能说,网上都在发白居寺大桥的照片,他到了现场后也发现很多摄影师在拍。重庆是一座不缺想象力的城市,之前有蔡家大桥的云海列车,现在又出现了白居寺大桥的星际穿越。 重庆市市政设计院大桥所所长杜春林透露,整个桥塔是一个水滴的造型,中间做这么一个洞,就是想让结构更轻盈一些,所以做了很多曲线,但没有想到,只看局部,能看到这个效果。 重庆“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白居寺大桥的桥塔取意“生命之源”,整个桥墩以水滴为原型,构成滴水入江的意象。那桥墩为什么不是传统的实心,而呈镂空的结构呢?设计团队解释说,这是保证桥塔侧面的通透性,透过桥塔看两岸,就像一个“时光之眼”在记录这座城市,而且从工程造价上来看,这样也比较经济。设计师的匠心,与市民美的发现一拍即合。这样一处连接大渡口区和巴南区的过江通道火出圈之后,一惯好客宠“粉”的重庆,也行动迅速,数天之内,公共卫生间、人行便道、观景平台、星空集市都已基本建设到位,投入使用。不过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白居寺长江大桥下的巴滨路湿地公园,属于禁放区域,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当然,白居寺大桥的出圈,对重庆来说,并不是个案。重庆的大桥,可不是第一次走红。 瞧!重庆的桥有多酷! 最为外地游客熟悉的,肯定是比邻洪崖洞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典型的公轨两用桥,被称为“重庆最美桥梁”。每逢佳节都要封桥迎客,化身超大观景平台。 与之相对的,是另一座网红桥梁东水门长江大桥,同样是公轨两用桥。它与千厮门大桥互为姐妹花,相互映衬又独自成景。 蔡家嘉陵江轨道专用桥,亚洲第一大跨度的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桥,因为“云海列车”火爆出圈。 渝北的周家山大桥。随着晨曦的缓缓升起,高低起伏的山峦间,云雾好似泼墨般弥漫。连接两山的空中桥梁,仿佛飞架在云端,向着天际蔓延,让人仿佛置身人间仙境,沉醉不知归路。 重庆既是“山城”也是“江城”。1966年,重庆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结束了中心城区两岸居民只能靠轮渡过江的历史。那时的人们,肯定想不到,这座交通曾经十分不便的内陆城市,会在数十年后被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认定为中国“桥都”。目前,重庆已建成各类桥梁超15000座,是名副其实的“万桥之都”。 在这里,要给大家推荐一种看桥的有意思的方式——“洪崖洞-磁器口”轮渡。航线全程约18公里,游览时间约60分钟,沿途不仅可以欣赏洪崖洞、李子坝轨道穿楼等著名观光景点,还可以一次性打卡包括千厮门嘉陵江大桥等在内的13座桥梁。 大桥之上,走车,走人,流连之处渐成风景。重庆的桥下空间,也颜值与功能并存,贯通了人间烟火,别有洞天。 玩转桥下空间 重庆的脑洞能有多大 每次上苏家坝立交桥,让人觉得有一种开飞机的感觉,这座立交桥,是全国最高的匝道桥,足足有72米的落差!冠绝全国的苏家坝立交桥是怎么建成的呢?来到桥底下,就能够找到答案——形形色色的桥墩和相互拉扯的横梁,构成了“钢筋水泥的森林”。在电影《少年的你》中,这里曾是主角小北居住的灰色空间。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居民们赞不绝口的停车场。104个停车位,可以充电、智能洗车。早上把车停这儿,乘坐轨道交通去上班,晚上再来取车。不给城市添堵,也不给自己添堵。 聪明的设计,不仅要有创意地利用空间,更要有诚意地考虑人的需求。有时候,越是不起眼的空间,越能体现一座城市的规划之道。渔人湾码头桥下空间,一度是仓储用地,这也是很多桥下空间曾经的命运。但是今天,经过规划打造,这里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江畔聚集地。有年轻人的地方就有人气,这里可以说是聚集了重庆最全的年轻潮玩运动。街头篮球、飞盘、滑板……在这儿运动既可以吹吹江风, 还不怕雨淋。 数据显示,中心城区桥下可利用空间超过3平方公里。目前,重庆正在利用桥下空间,丰富城市绿化,投放便民设施,增加公共区域,规划口袋公园。 渝鲁园是一处立交桥下的口袋公园,桥下空间约有6000平方米,设置了6个乒乓球场,3个羽毛球场,形成了儿童活动、邻里交流、康体健身、漫步休憩、花木欣赏于一体的城市共享活动空间。 而在在九龙坡区的建设码头,桥墩被绘上了巨型的3D彩绘,图案上的军舰呼应着码头边的166舰,“军港之夜”的主题元素,贯穿整个桥下空间。九滨路桥下则藏着重庆最美的滨江篮球场。 春节长假,大家不妨去逛一逛,实地去感受一下这桥下的岁月静好。 自古以来,桥在中国就是一种美好的象征。在重庆,每一座大桥通车,人们都会高采烈去“踩桥”,这也成为山城特有的习俗。桥,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生活,同时也具有沟通、理解、友谊的丰富含义。多架桥、多交流,就更有机会跨越山海、消除隔阂。 原标题:重庆第1眼 | 1眼爱上重庆年: 瞧桥!重庆原来这么酷! 编 辑:蹇汶佑 校 审:吕文霁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