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早上,重庆晚报记者敲开了九龙坡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门,为大家揭秘这里的首日工作状态。 ▲陈涌给消费者打电话咨询情况 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 早上8点30分,距正式上班还有半小时,九龙坡区消委会秘书长陈涌提着一桶饮用水来到办公室,精神抖擞。 换好水,陈涌洗干净帕子,将办公室内的沙发、桌椅擦拭得锃亮。 接着,陈涌戴好工作牌,打开电脑,此时还不到9点。 登录九龙坡区消费维权网络在线工作平台,刹那间跳出不少投诉情况,陈涌不焦也不躁,随即召开了春节期间投诉情况分析工作例会。工作人员作出如下汇报—— “春节期间收到的投诉,以商品类和服务类投诉为主,商品类投诉情况排名前三的是日用百货、食品、交通工具,服务类投诉情况排名前三的是教育培训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住宿及旅游服务。从投诉问题的性质来看,依次为合同、价格、售后服务、质量、计量、虚假宣传等……” 针对春节期间的投诉,陈涌将其归类和职责划分,安排好人员对接后,便马不停蹄地返回到工位。 2小时内处理11件投诉 “喂,你好,请问是王先生吗?我是九龙坡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我们接到你的投诉称,在九龙坡区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一家餐饮店充值了上万元后,该餐饮店跑路了,对吗?”陈涌拨出了今日的第一通电话。 “是的,去年9月份充值了1万元,10月份就发现该店歇业关闭,我的钱还要得回来吗?”对方的声音有些焦急。 “你不用担心,我们会想办法把钱拿回来,有进展后通知你。”陈涌温声安抚好对方,随后拉出一张表格,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在该店进行过充值的消费者名单,据不完整统计,已达百余人。针对这件群体性消费者投诉,陈涌依次向该商场商务主管、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九龙坡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拨去电话积极协调。 在等待反馈的同时,陈涌又受理了2件摩托车售后投诉。 短短2小时,陈涌受理了2件群体性消费者投诉,4件食品安全投诉,2件虚假宣传投诉,3件售后服务投诉,共11件投诉。陈涌说,九龙坡区市场主体总量超23万户,居全市第一,投诉量大很正常。而这样的受理速度,他还嫌慢。 接待消费投诉顾不上午饭 处理好早上的投诉,陈涌正欲去食堂吃午饭,撞上两名七十余岁的消费者代表来到消费争议调查调解中心,于是立即上前询问。 “春节报了个团去海南旅游,没想到一趟旅游下来意外摔伤,肋骨摔断了2根,旅游公司不认账,这可怎么办啊?”两位老人越说越气,又是拍桌子又是唉声叹气。陈涌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后,又折回工位展开调查。 “你们看,目前该旅游公司是处于注销状态。”陈涌根据查找到的公司信息,先是拨去了电话,未接。再拨,还是未接。 “找个时间,我们得去现场看看情况。”说罢,陈涌拿出纸笔详细记录了两位老人所说情况,并约定好时间地点。陈涌说,要不是下午要举办消费维权义务监督员的工作座谈会,今天就得去把这件事了了。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柏雨欣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