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春走基层丨跨省联治让碧水漾山塘——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东胜村推行毗邻跨省协同治理新模式

2024-2-25 11:31 |来源: 人民网-重庆频道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受冷空气影响,重庆高海拔地区飘起了雪花。2月23日上午,家住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东胜村的村民李长智推开窗,欣赏着漫天飞舞的雪景。“以前,特别是夏天,我家的窗户时常是紧闭着的。”

为何不开窗?原来,李长智家正门前分布着两条露天污水沟。一到夏天,污水沟流经的水量不仅大,还会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一个村庄的污水量能有多大?记者了解到,东胜村位于重庆江津最南端,与贵州寨坝镇、泥坝乡接壤。由于海拔较高,每到夏季日均避暑人群可达三至四万人。

整治后的烂湾山坪塘。人民网记者 刘政宁摄

整治后的烂湾山坪塘。人民网记者 刘政宁摄

沿着一条条污水沟,避暑人群加上当地群众超过4万人的生活污水,最终流入东胜村与寨坝镇接壤的烂湾山坪塘。时间一长,塘内水面漂浮大量藻类,形成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生活。

“由于是省际交界区域,流入山坪塘的污水不仅有东胜村的,也有寨坝镇的,治理起来并不容易。”东胜村党委副书记贺应兵说,针对该问题,前些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山坪塘水体的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

转机出现在2023年4月。为破解省际交界区域治理难题,柏林镇与贵州省寨坝镇、泥坝乡共同成立了“两镇一乡跨界联边联合调解委员会”,并在东胜村建立联合基层治理中心,三方分别派遣工作人员驻守。

为彻底根治“病”塘,柏林镇借助联合基层治理中心召开联系会议,实地考察查看涉及两地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充分听取两地群众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污水处理方式,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对该“病”塘开展综合整治。

东胜村新建的污水处理站。人民网记者 刘政宁摄

东胜村新建的污水处理站。人民网记者 刘政宁摄

铺设污水收集管网、堰塘清淤浚底、修建污水处理站……2023年5月,烂湾山坪塘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柏林镇与寨坝镇充分发挥“联合基层治理中心”的作用,投入资金约255万元,在交界区域铺设污水收集管网2400余米,将该地场镇小区及周围散户生活污水全部接入管网。同时,对900立方米的堰塘清淤疏浚,并修建了一座日处理量140吨污水处理站。

该整治工程已于去年12月25日全面完工。如今,烂湾山坪塘的水变清了,还安装了防护栏,周边的小路也进行了平整硬化。曾经让人掩鼻而过的区域,成为了居民游客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穆仁万两兄弟正在建设的新房。人民网记者 刘政宁摄

穆仁万和家人正在建设的新房。人民网记者 刘政宁摄

改变也不止于此。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置后,东胜村村民穆仁万发现自家的鱼塘也变清澈了。看到村里的避暑房越来越俏,去年6月,他和家人共同修建一幢3层新房。“目前房屋主体已经完工,马上进行室内装修,争取在夏天到来前投用。”穆仁万说,届时,游客不仅可以前来用餐、住宿,还能在一旁的鱼塘垂钓。

山坪塘的焕然一新,只是柏林镇东胜村联合基层治理中心成立以来实现两地间互惠互利的一个缩影。“建立起多样性、整合性、跨区域的新型治理方法是处理好边界交叉事项的必然选择。”柏林镇党委书记李浩表示,下一步,将以联合基层治理中心为枢纽,统筹多部门有机结合形成工作整体,通过信息共通、资源共享、纠纷共调形成工作合力,做到边界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不断解锁基层善治新密码,努力提升两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丨跨省联治让碧水漾山塘——重庆市江津区柏林镇东胜村推行毗邻跨省协同治理新模式

编辑:蒋丽霞

校审:吕文霁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