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孃孃”杨芝惠 手镯大小的钥匙环上,串着各式各样的钥匙,每把钥匙上还贴着胶布,备注着钥匙主的信息…… 在大渡口区古渡春色小区里,你如果看见谁拎着这样一串或几串钥匙,不用问,那一定是“钥匙孃孃”杨芝惠。她代邻居们保管备用钥匙,已有20余年。 在杨芝惠看来,这些钥匙并不重,却载满了邻居们沉甸甸的信任…… 代管钥匙 要从20多年前说起 “钥匙孃孃”杨芝惠 2月26日上午,记者在小区5栋玫瑰庭见到杨芝惠。她穿着紫色羽绒服,绑着丸子头,椭圆脸,笑起来眉眼弯弯,正在和楼下的邻居们寒暄。她的神采与状态,让人很难将她与75岁的实际年纪联系起来。 随着杨芝惠的行走和肢体动作,她随身斜挎的毛线背包,时不时发出金属碰撞的“叮铃”声。钥匙串便装在这个兜里。 杨芝惠成为“钥匙孃孃”,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 1996年,杨芝惠作为重钢焦化厂的职工,住在厂区的老房子里。退休后,她主动加入社区义工队,碰到谁家需要帮忙,哪家有纠纷要调解,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长此以往,“有事找杨孃孃”成为了邻里间的共识。 渐渐地,陆续有邻居将家中备用钥匙交给杨芝惠保管。这样一来,邻居再遇到小孩提前回家、亲戚突然造访等情况,就不用再担心焦虑。随着保管的钥匙变多,杨芝惠“钥匙孃孃”的名号也传开了。 钥匙上贴着带有备注信息的胶布 2012年初,老房改造,杨芝惠和部分邻居搬到古渡春色小区。楼梯房变电梯房,不变的是,仍有一些邻居延续之前的信任与习惯,将备用钥匙交到杨芝惠手中。 钥匙背后 说不完的故事—— 这些年来,杨芝惠代管的钥匙,最多时有30多把,如今仍有12把。 十字形的防盗门钥匙、扁平的大门钥匙……串起来便是一大串。钥匙背后的故事,更是说也说不完。 勇救摔倒的独居婆婆 10点40分,记者随杨芝惠一道,前往玫瑰庭19楼拜访。户主杜爷爷91岁,其妻侯婆婆76岁,二老独居在此,身体都不大好。对于这些独居老人,杨芝惠每天都要和他们见上一面,才能放下心。 杨芝惠来看杜爷爷和侯婆婆 “咚咚咚!”杨芝惠敲了几下,门开了。此时,两位老人正在客厅里看电视,看到杨芝惠便笑得合不拢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是杜爷爷对杨芝惠的评价。 杨芝惠和侯婆婆 和独居老人们“天天见一面”,杨芝惠一点也不觉得麻烦,因为之前她碰到过“真麻烦”。 4年前,玫瑰庭3楼的独居李婆婆一天都不见踪影,杨芝惠上门敲门无应答,拿备用钥匙开门,却发现大门从里反锁了,只隐约听到门里传出呻吟声。情急之下,杨芝惠不顾自己当时也是71岁的高龄,在隔壁邻居的辅助下,从窗户间爬了过去,发现90岁的李婆婆摔倒在客厅地上,动弹不得。杨芝惠赶紧拨打120将其送医,救下了老人。 代外出邻居浇水、喂宠、收衣服 杨芝惠正在替邻居浇花 11点20分,记者随杨芝惠来到玫瑰庭6楼,她来替邻居尹志秀家开窗通风和浇花。尹志秀去女儿家带孙了,预计要暑假才会回来。临走前,尹志秀将备用钥匙交给了杨芝惠。 “我本来想到这么久,我的花草估计活不下去啦,但杨姐说她会帮我看护好的,我真的太感激她了。”通过电话,记者得到尹志秀的允许,和杨芝惠一道进了屋。只见杨芝惠第一时间将房间窗户打开通风,接着去厨房接水,给两个卧室窗台上的绿植浇上水。临走前,她不忘将窗户关好,大门反锁。 料理好邻居家,出门时不忘反锁 杨芝惠说,这些年来,因为外出拜托钥匙的邻居数不胜数。她会根据邻居家的情况,上门为他们浇花、喂宠物、雨天收衣服等。 杨芝惠还记得,一次停水,邻居张洛英忘了关水龙头就出门旅游了。来水后,水逐渐漫到了楼下。好在杨芝惠有备用钥匙,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邻居们不知道的是,让他们安心出游或办事的杨芝惠,自己已是十年没有出去旅游过。 义务照顾病重邻居3个月 午后,和邻居们拉拉家常,是杨芝惠最开心的时刻 简单午餐后,杨芝惠来到门庭的小桌前,与邻居们聊天,这是她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连兜里的钥匙也应着她的心情,轻快作响。 邻居蔡叔叔竖着大拇指,向记者讲起了一把钥匙背后的故事。 2022年,独居的高龄老两口秦忠珍、赵大河同时卧病在床,其独子也在 生病住院,只得将钥匙托付给杨芝惠,希望她没事去看一眼二老。 杨芝惠眼见两位老人的病状,干脆每天自掏腰包,买上新鲜菜肉,上门为两位老人煮饭、做清洁、料理家务等等。照顾了他们三个多月,没有寻求一分钱的回报。后来两位老人陆续因病重离世,杨芝惠又帮着其儿媳料理后事。 睦邻效应 打开邻居们的“心门”—— “钥匙孃孃”为了楼上楼下辛苦付出这些年,邻居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会给予她怎样的评价? 邻居:大家被她团结在一起 说起“钥匙孃孃”杨芝惠,颇有文化的邻居李叔叔说:“她兜里的钥匙,打得开邻居的家门,也打开了邻居们的‘心门’。” 杨芝惠看着新修缮好的门庭,很高兴 李叔叔指着玫瑰庭外修缮一新的门廊、水泥小桌和花园里新栽种的绿植说,这些都是前些天,杨芝惠带头在前,与主动加入的邻居们一起打造的,“她的热心肠和奉献精神,我们都看在眼里,所以她号召什么,大家都会积极响应。” 邻居赵阿姨还记得,此前有因大病无力承担高额医疗的老邻居,也是通过杨芝惠积极倡议,发动邻里一起爱心募捐,为之带来了新的希望。 “我们从大院搬到了高楼,原本以为距离会变远,但是因为杨孃孃的热心肠,让我们这些邻居还是亲如家人。”“90后”肖女士是杨芝惠看着长大的女孩,如今已是一名语文老师,她颇为感慨地总结道。 对于邻居们的点赞,杨芝惠有些不好意思。她说,自己要一直当大家的“钥匙孃孃”,直到自己干不动那天为止,这样才对得起大家的这份信任。 社区:她为“睦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古渡社区党委书记郭敏越告诉记者,古渡春色小区有居民4000余户,约10000余人。社区的老年人多、特殊人群多(低保户、残疾人员、独居人员)、无业人员多,这也导致小区早期物业矛盾层出不穷。 为解决以上难题,古渡社区探索门庭自治模式。杨芝惠作为一名昔日的社区工作者、中国共产党员,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钥匙孃孃”,众望所归地担任起了玫瑰庭的门庭长,她以积极向上的热情、坚持不懈的付出、不计报酬的奉献,赢得了邻里们的认可,温暖着楼上楼下几百户邻友,让邻里们更加和睦、团结,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如今,小区各个门庭也出现了一些像杨芝惠一样的门庭长,他们乐于奉献、全心为邻,不断优化“睦邻服务”,推动小区向着“熟人社区”发展,让小区焕发新活力——小区居民从参加鼓掌,到参与共享,成为了出入相友、疾病相扶、守望相助的共同体。 记者手记: 她是真的快乐与充实 我前去采访的这天,气温低迷。但是跟随杨孃孃这一天下来,她的活力与热情,邻里间和谐、温暖的氛围,都在感染我,让我的心里变得暖融融的。 “再过两三天,就要升温了。”杨孃孃关注天气预报,还爱看时事新闻,因为去看独居老人的时候常被问到。 “我儿子以前总劝我,每天跑上跑下、忙前忙后的太累了,要不然歇下来吧!”杨孃孃说这话时,摇了摇手里那串钥匙,它们瞬间叮铃作响。随后她笑着摇摇头说,邻居们还需要她,门庭里也有这么多事要料理,哪里停得下来。 采访结束时接近傍晚,杨孃孃这一天跑了5、6户邻居家,接下来她还打算去一位老奶奶家看看,提醒老人家按时吃药。 与杨孃孃道别后,我望着她的背影,她的头发分明已经花白,但她的步伐却矫健轻盈。 一没工资、二很累,有人曾不解杨孃孃为何愿意如此奉献和付出。其实近距离接触便能获知答案:她在为邻居们传递爱心、搭建信任桥梁的同时,她是真的感到快乐与充实。 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文 记者 郎建荣/摄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