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袁勇:你好,东坡书院

2024-3-5 09:17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你好,东坡书院

文/袁勇


你好,东坡书院!上次与你一面之缘,你就印在我脑海里,今天我们再次相遇,你已定格在我心中,足以让我穿越千年时光。儋州东坡书院,不论岁月多么漫长而遥远,人们都在对这座书院加以修缮、保护、扩建。苏东坡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的人们前来探访“打卡”。

时值冬日,这里却绿意盎然,明媚的阳光洒在古朴而典雅的建筑群上,温暖着这座小小书院的磅礴人生。踏上东坡桥,远眺东坡书院近看春梦湖,我就感到书院的历史厚重。步入大门,抬头望见八角飞檐、造型古朴的载酒亭,亭子上两幅木雕图《东坡先生和春梦婆攀谈》《儋州百姓依依惜别》的场景,栩栩如生。旁边的诗文,我许久才得以认出,原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情韵兼胜,境界壮美。我被当年东坡先生以文会友、载酒问字的载酒堂所吸引,但见门楣高悬“先生悦之”四个烫金大字。驻足大殿,院中一棵十分养眼的芒果树,竟是清乾隆三年所植。据说四季枝繁叶茂,像极了一把巨大的华盖,为千年老院遮风避雨,也为庭院凭添了几分幽静和清爽。

从东园漫步到西园,依次探访东坡祠、尊贤堂、钦帅堂、劝学园……院内匾额楹联、石雕碑刻、古今诗文,随处可见。细细品赏,无不体现了历代文人墨客对东坡先生的向往与追思之情。

东坡书院,历经千年,诉说着东坡先生太多的传奇色彩和鲜活的故事,仿佛一个乐观、豁达、幽默的苏东坡形象出现在我眼前。在书院陈列馆前,美女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说:“东坡先生的故事与美食是相辅相成的,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她还不忘调侃:“东坡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吃货,现在的说法叫美食达人。”他被贬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到惠州,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到了儋州,钟情于生蚝,从开蚝、煮蚝到吃蚝一气呵成,或将生蚝与酒一起煮,或将生蚝火上烤,“食之甚美,未始有也”。那时,东坡先生已年逾花甲,猪腿肉难啃,便将肘肉煮熟后泡水至软,再加些荷叶等配料文火慢炖,“东坡荷香肘”由此诞生并扬名……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老饕赋》。正是因为东坡先生这些不寻常的经历,天赋异禀,旷达乐观,才铸就了他的千古英名。

儋州东坡书院,一个让人内心得到沉静和洗礼的地方,真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感慨。我想把虔诚装进酒杯,一杯敬东坡,一杯敬书院,在流连忘返中醺醉。愿千年书院的美好记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