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树 文/宋六梅 童年时,我们住在四合院里。院前右边有一块偌大的土地,一棵黄葛树孤零零地矗立在中间。阳光雨露的青睐,使它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夏秋季节,这棵黄葛树便是我们的快乐世界。上有满树繁叶遮阴,下有绿油油的地毯,我们在树上爬上爬下,安坐在枝杈处,怡然自得,像小鸟一样栖息于树上,体验着离开地面进入高空的那份刺激和欢畅,直观领悟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含义。有时也和小伙伴在分叉的树干上对坐着,摇晃着树枝。甚至还可以在树丫上斜躺,躺着躺着就睡着了。 上学后,又遇路边一棵黄葛树。如果说家门口那棵树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带给我们欢乐;那这棵树便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带给我们温暖。这棵老树真的很老,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老。树干要十来个人合抱才围拢,神奇的是树干中间是空的,像一间小屋。它的枝叶并不繁盛,长得也不高大。小孩子的世界,一切都是新奇的。我们放学后,经常在树洞里玩拣子或下棋,一种简单的方格棋。我们也在树洞里看书、闲聊,说着说着就睡着了。树洞里面可以避雨,虽然现在知道树下避雨是很危险的,但那时的我们并不知道。雨欲来时,我们背着书包,奋力奔跑,向那棵树奔跑。下雨时,我们涌进树洞里,密密麻麻可以站十几个人。这是多么的神奇,多么的温暖! 高中时候,教学楼前面就是一棵高大黄葛树。这棵黄葛树,见证我青春的奋斗,也见证青春的迷茫与困顿。繁重的学业,总是让人累。课余时分,我常常站在教室外的阳台上,注视着对面的黄葛树,满眸绿意。因为长在校园里,这树没人敢攀爬。但是我的心,我的目光,已攀爬过无数次。思绪带动大脑,带动目光,从地面开始爬树,从这边树丫,然后串到那边枝丫,继续往上爬。这些枝丫像父亲的臂弯、母亲的怀抱,安抚我的灵魂,带给我无限的宁静。 如果说,这些树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熟悉得像我们的老朋友。然而有的树,只见一面,惊鸿一瞥,依然长在我们的心里,定格于脑海中。 那是长在茫茫大黑山的一棵夫妻树。夫妻树在古代称为连理枝,又称生死树。这是树林中与人类夫妻般相依而生的一种现象。同根生的树,树桩长到半米高时分为两杈,两树一高一低,一粗一细。夫树粗者雄壮,妻树细者秀雅。长到四五米高时两杈又合二为一,相互交错。无论哪个方向看去,都像是一对老夫妻一样,幸福相守在高山密林中。无论狂风骤雨,无论严寒酷暑,他们相依相伴,矢志不渝,守护彼此,真是感叹大自然神奇。 每当看见那些努力向天空伸展的树,我都会被那份向上的力量所感动。人和树也一样,有生命的周期,有环境的影响,但无论以哪一种姿态活着,都要尽情绽放,留下美好,留下快乐。 (作者供职于万盛经开区文旅局)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