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李芳:走,赏桃花

2024-3-11 09:2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走,赏桃花

文/李芳


早春,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更是诗意生长的季节,桃花一开,春日便不由自主地浪漫起来。“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末,我迫不及待地带小女儿去看美出圈的桃花林。

还在轨道交通的站台上,便能远远望见一队一队粉粉的花海,呈四方形队状排列,及至到了跟前,和远观的感觉便完全不同了。桃花开了满眼,粉粉的一树、二树、三树……置身于花海之中,让人先是想闭上眼睛使劲吸几口带有花香的清新空气,然后便是想多借几双眼睛,这朵想看看,那株也想瞧瞧,一双眼睛完全不够用。小女儿兴奋地跑来跑去,一会坐下来,一会又想躺下去。我也一样,既想花前坐,又想花下眠。

桃花,自古就是诗人的宠儿,诗人笔下的桃花芬芳、多情、有人格。既能象征爱情,又能寓意伤感;既能当春天的信使,又能做仙境的化身。

提起桃花,便离不开“爱情”两个字,“一树桃花一树诗,千树花语为谁痴”,爱情来临时,人们便说“桃花运”来了。桃花象征爱情当然不能绕过《诗经》之《桃夭》篇,这是一首祝福女子新婚幸福的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是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这是个美好的季节,与新婚女性的美好形象、爱情以及新婚生活的甜蜜相呼应。桃花的鲜艳与芬芳,成为了爱情甜蜜的象征,也蕴含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桃夭》也是桃花的文学意象最早出现的文本。

桃花花期较短,容易让人感叹美好生命的无情流逝,生出伤感之情。而黛玉葬花,更是桃花伤感寓意的极致表达。黛玉和宝玉一同埋葬飘零的桃花时,还是天真烂漫的状态,后面黛玉独自葬花,便发出了“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叹,充满了对年华易逝、生命飘零的哀怨与感伤之情。

桃花还是春天的使者。《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古人把桃花视作季节的象征,和雨水节气相关联,代表着春天的来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初春,桃花率先盛开,虽然只开了两三枝,但已经让人嗅到了春的气息。桃花,是春天里早早开放的花儿。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世外仙境,成为“桃源诗”的鼻祖。在这个理想仙境里,不仅没有战乱,而且芳草鲜美、桑田葱葱、竹影婆娑、桃花盛开,人人自得其乐,开心而满足,是诗人理想的归隐之地,也是世人心中的理想之境。

春日不迟,相逢有时,桃花为春天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如果有时间,不妨来和桃花相遇吧。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