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记者从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由该公司设计的黄桷沱长江大桥迎来建设新进展——南北岸主塔基础全部完成;南主塔塔柱共34节,目前已完成18节和下横梁施工;北主塔塔柱共30节,左幅塔柱完成8节,右幅塔柱完成4节;南北锚碇开挖及防护全部完成;南锚碇基础浇筑完成1层,北锚碇垫层浇筑完成。 ▲黄桷沱长江大桥建设现场。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黄桷沱长江大桥位于现寸滩长江大桥东侧约2公里处,是联系南岸弹子石片区和江北唐家沱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起于江北区海腾立交,向西跨越长江后止于内环快速路大佛寺南桥头立交。大桥主桥全长945.5米,主跨765米,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大桥集“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轨道交通”多功能于一体,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上层为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中央预留双向轨道,两侧为双向4车道城市主干路及人行道。 项目建设存在诸多难点。如,在精细化设计分析方面,大桥造型独特,跨径超越常规,计算异常繁琐,突破公轨共建三维风场下的风-车-轨-桥空间耦合振动响应和变截面桥塔受力等难题。公轨共建方面,轨道交通对结构刚度要求非常高,公轨共建中移动荷载种类多,组合工况极为复杂。桥塔是门式框架结构,塔柱在横桥向内外构造线分别以不同斜率变化,为三向受力体系,受力复杂。此外,由于焊接对钢结构疲劳性能影响非常大,主桁采用全焊接形式,国内应用较少,创新度高。 黄桷沱长江大桥的设计主题为“双出门阙”,其灵感源自重庆老城门的特色与风貌。大桥的艺术造型独具一格,主塔的设计线条方正磅礴,副塔采用如同江上明灯般的石柱灯塔,主副桥塔交相辉映,完美展现了大桥的庄重感。桥塔与主缆的结合,巧妙地融入了重庆的地域文化,远观好似身临巴渝古城楼,钢桥悬挂于城楼之上。整个桥塔造型既体现了重庆作为开放“门户”的广阔胸怀,又寓意着对这座城市未来繁荣发展的热切期望。 ▲黄桷沱长江大桥效果图。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重庆中心城区与渝长高速复线、绕城高速、三环高速等外围通道间最便捷的快速通道,也是内环快速路、渝航大道、六纵线等多条道路的重要转换通道,将促进江北区与南岸区的民众出行和人文交流,成为重庆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一大助力。 原标题:南北岸主塔基础全部完成!黄桷沱长江大桥建设刷新进度→ 编辑:张展 校审:吕文霁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