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召开,为推动大会成果落地,今年,我市全面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继续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枢纽。 在仙桃数据谷,重庆邮电大学与韩国方面共建的中韩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已投入使用。作为我市首个获批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科研人员瞄准工业互联网这个新兴技术领域,整合两国产学研优质创新资源。目前,已攻克工业网络中实时调度、多协议异构实时互联等难题,实现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并牵头和参与制定了多个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 “实验室积聚了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大团队,承担了一批中韩合作大项目。未来,联合实验室将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家间科技外交的重要阵地。”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黄旭炜说。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高新波告诉记者,他们和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也联合共建了大数据智能计算的重点实验室,也引进了十余位“一带一路”的人才在学校工作,来推动重庆和“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共享科技创新工作。 不仅是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工商大学等也分别与匈牙利、坦桑尼亚、泰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广泛开展科技合作,涉及农业、生态环保、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 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院长王家功表示,做产学研一体化,把先进的技术做成产品,做成产业,把国际先进的人才引到重庆,留在重庆,共同提高技术水平。 市科技局表示,我市将积极承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任务,支持全市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同时,充分发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产业优势,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合作特色的产业园区。在加快引进国际优质科创资源的同时,推动我市先进技术、优质产品和高技术服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市科技局局长明炬指出,要着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科技交往中心,技术转移枢纽,协同创新平台和产创融合高地,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走深走实,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重庆新闻联播丨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奋斗解题 实干作答 · 当好“承载地”和“辐射源” 我市全面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编辑:张展 校审:吕文霁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