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小分队 文/冷月 周末晚上,参加完朋友聚会,我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步行回家的“夜行小分队”。一来几个朋友正好聊聊天,二来活动活动筋骨,帮助肠胃消化消化。不怕路途远,也不顾“晚上危险”的“警示”,三个中年女人说说笑笑上了路。 聚会的地点在古道湾公园里,地势较高,周围没有住宅区,很幽静。公园三面环山,环湖修建,形似一个大口袋,公园大门就是口袋口。我以前白天来过几次古道湾公园,但夜里没逛过。这是农历的九月二十七,下弦月还未升起,天空一片黝黑。晚上逛的人寥寥无几,大概为节约能源,公园里的路灯没开。好在山上就是公路,公路上的路灯很亮,眼前的环湖路也还清晰可辨。我们打开手机电筒,跨过湖中的跳蹬桥,向“口袋”深处走去。立冬了,各种小虫都噤若寒蝉,寂静的公园,几个女人的脚步声和说笑声显得分外空旷。 “糟了,这儿怎么没有路了?”同行的燕子着急地说:“上次我们就是从这里爬到马路上去的呀。”可是现在,这里正在修建一个住宅小区,通到外面的路断了,只有一堵高高的灰色围墙岿然挺立在我们面前。我想起以前走过的公园“口袋”更深处的另一条小路。不过,那条小路现在还能不能走通,我心里也没底。如果往回走到“口袋口”(公园大门),得半小时以上。 她们选择了相信我。于是,我打头,往公园更深处走。四周安静得要命,我心里突然升起一丝害怕和后悔。晚上九点,在这杳无人声的地方,仿佛已是深夜。我听到自己的呼吸变得粗重。不知为何同伴都没有说话。终于,在黑黝黝的杂草灌木间,一条发白的小路像带子一样蜿蜒着伸向高处。“就是这条小路!”我高兴地叫起来。这是一条荒僻的小路,两边全是葱郁的杂草和灌木。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路很窄,蜿蜒陡峭,不一会儿我就气喘吁吁,腿脚发软。她们俩跟在后面也上气不接下气。大约走了十来分钟,抬头仰望,终于看到灿若星河的路灯了。我们来到了大马路上。看到灯光,看到车辆,仿佛看到了亲人,顿觉那些平常事物都是那么亲切,那么温暖。心情一放松,几个人又开始说说笑笑了。 “幸好,刚才你们没有打退堂鼓。要是你们往回跑,我恐怕要吓死!” “幸好没有遇见坏人,这么偏僻幽暗的地方,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太吓人了!” “幸好你们没有说什么鬼呀怪的,走夜路我最怕这个!” 看来大家的心都不平静,不过,我们总算克服内心的恐惧,走出来了。回头望望那陷入幽深的谷底的小路,我们都暗暗捏了一把汗。 小时候在乡下,也曾经多次在夜晚走过小路山路。我早已知道,不管前路如何,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才能穿越黑夜抵达光明的目的地。 (作者系璧山区某小学教师)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