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质量的力量③|青山工业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重庆造”汽车零部件打通自主可控关键一环

2024-3-20 09:56 |来源: 重庆日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今年初,重庆青山工业获得了第八届重庆市市长质量管理奖,且在所有获奖企业中排名第一。

得此殊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公司多款国产替代产品在质量、性能上全方面超越了外资产品,被业内看作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攻克技术难题的典型。

自主研发耗时数年

所谓国产替代,一般是指国内企业自主产品的质量、性能等基本达到或接近外资产品,从而替代被外资垄断的产品。

37日,记者在重庆青山工业见到其中一款国产替代产品——DCT(双离合变速器)自制液压模块。这块比巴掌大一些的金属盒子表面结构复杂,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线路和接口。

▲重庆青山工业DCT项目总监张本柱正在查看生产线相关数据。(重庆青山工业供图)

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是它内部的油路和各种细微结构。重庆青山工业首席专家周勇告诉记者,DCT液压模块是青山自研系列DCT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零部件总成,此前这一块市场基本被国外合资公司垄断。而这也是国内变速器企业、整车企业一直被卡脖子的环节。我们想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于是决定进行自主研发。

周勇的办公室长期都亮着灯。这几年来,为了自主开发系列DCT液压模块,他几乎天天都是工厂和办公室两点一线,哪怕是周末或节假日。

液压模块主要是通过对油液的精确控制,来实现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选换挡以及离合器冷却。周勇介绍,要做出一个优质的液压模块,难度主要在于如何防止油液的泄漏和提升控制的精度等,过去国内在这一块几乎是空白,要实现突破就只有多试、多跑、多想。

为了搜集各种数据,周勇和团队经常在试制车间一站就是一天。他们在脑海中构想着DCT液压模块中的种种可行技术方案,回到办公室讨论,拿出优化方案,接着出样品再试。

最终,他们找到了全电液比例控制的合理方案,大幅提升了系统控制精度,并支持高响应的离合器与挡位控制。

经过几年努力,重庆青山工业自制模块脱胎换骨——与国外某垄断外资液压模块相比,自制模块系统泄漏降低90%、换挡响应提升45%、重量降低0.1Kg、成本降低30%,完全达到了国产替代外资产品的总体开发要求。此举打通了DF727B/733B系列DCT项目自主可控的关键一环,极大提升了重庆青山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让重庆青山工业在和外企谈判时有了更多主动权。

从头再来突破限制

接下来,重庆青山工业又瞄准了另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传感器自主研制。

传感器是我们DCT系列项目自制阀体上的核心零部件,此前也一直由外资独家供货,成本较高。重庆青山工业DCT项目总监张本柱表示,突破这一卡脖子环节,最大的难度在于实现传感器芯片的技术国产化,另外还要解决产业化和成本问题。

芯片国产化,难度非常之大,以致不少人谈色变。曾有业内人士在评估同类项目时放言:没有两年时间,再加几千万元投入,别想摸到这类芯片国产化的门。

而张本柱团队的计划是——在一年内完成产业化准备。

时不我待,任务再艰巨,我们也势在必行!张本柱带领DCT团队党员率先垂范、日夜攻关,通过深入现场、仔细分析,找到了与国内传感器公司在技术、制造、应用等方面深入融合的创新途径。最终,他们只花了9个月就完成产品验证,达成了预期计划目标。

张本柱和同事还没来得及高兴,一个坏消息传来——某外资公司利用其资源优势,对系列DCT传感器中的下级零部件(卡扣)进行了出口限制,导致该国产化传感器无法实现按期量产,对该系列DCT项目整体自主可控造成了阻碍。

面对困难,张本柱丝毫没有气馁。他和团队经过缜密思考和讨论,果断决定不破不立、从头再来主动推翻了之前的设计方案,重新梳理传感器下属7个零件,确保新方案依然能达到100%国产化。

接下来,就是长达15个月的艰难摸索。这期间张本柱团队累计完成设计评审超过10次,专项评审不计其数,并完成100多项试验验证。从极热吐鲁番到极寒漠河、高寒祁连山,他们经历了超过100万公里的路试,最终在202310月实现了传感器完全国产化,并使产品单台成本下降39%。截至目前,完全国产化的传感器已为公司累计创造价值3000余万元。

系列项目陆续上马

在重庆青山工业,像周勇、张本柱这样努力攻克难题的技术达人还有很多。

37日,重庆青山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可和团队正加紧开发DCT的另一个核心卡脖子技术——自制双离合器,目前开发进度至B样阶段,预计2024年底就能达到量产批准条件。

重庆青山工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些年,公司主要面向燃油车变速器领域进行技术攻关。近年来,基于对行业大势的判断,重庆青山工业全力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系列新技术研发项目陆续上马。

据透露,重庆青山工业目前正努力攻克混动变速器的卡脖子工程。作为国资委关注的行业重点技术板块,该工程项目已获得国有资本金2000万元开发资金投入,并于2023年完成A样与B样产品功能测试验证,预计2024年底达到量产批准条件;届时将取代现有外资产品进行国产化生产,解决国内P2混动变速器技术难题。

更多的技术难题将被我们的科研团队攻克。重庆青山工业相关人士表示,青山将依托优秀的研发攻坚团队,传承好优良作风,把关键核心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助推自主工业产品和产业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


原标题:质量的力量③|青山工业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重庆造”汽车零部件打通自主可控关键一环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