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刷卡,不用扫码,也不用刷脸,只需伸手,就能刷开轨道交通车站的闸机——这种新奇的“黑科技”,有望应用在重庆轨道交通线上。近日,英特尔公司透露,该公司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融合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将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城轨交通场景。目前,该技术正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进行测试使用。 记者现场体验 手掌置于识别区上方8厘米即开闸 “抬手就能进站”是什么体验?3月20日,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金鳌山站,记者现场进行了体验。首次使用掌静脉检票系统前,需预先录入掌静脉纹理特征至服务器。在掌静脉纹理特征采集过程中,只需将手掌悬空放置于采集器上方10余秒,经过二次验证确保信息准确性后,即可完成录入。 完成掌静脉纹理特征录入后,记者来到了18号线金鳌山站,只见进站处设置了应用掌静脉检票系统的闸机。根据提示,记者将手掌置于识别区上方8厘米左右,闸机瞬间便开启,速度跟扫码进站、刷脸进站差不多。 目前,此项掌静脉检票系统尚处于测试应用阶段,仅限轨道交通企业内部员工和为轨道交通提供服务的相关单位人员免费进出,不对乘客开放。 正在测试应用 系统的误识率达到了千万分之一 据悉,上述掌静脉检票系统,由英特尔与佛山育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锐宝智联信息有限公司、上海华铭智能终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该系统的误识率达到了千万分之一,误拒率(FRR)为十万分之一,其部署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上进行测试,单次掌静脉识别速度已可达100-200毫秒,可以满足百万级应用场景需求。 后续,相关各方将联手开发第二代产品,持续优化性能。同时,英特尔公司及其生态合作伙伴会根据测试应用情况及重庆的计划,与重庆相关方面共同推进掌静脉检票系统项目正式落地应用。如若顺利,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有望成为国内第一条全线开启“刷掌”乘车方式的轨道交通线路。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新闻多一点 掌静脉识别是如何实现的?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从重庆轨道十八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了解到,掌静脉识别是利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掌,静脉中血红素是失去氧气的还原血红素,其对760nm波长的近红外线会有吸收,造成静脉部分的反射较小,从而产生静脉图像。 1.请将手掌或手指放在传感器上 2.通过近红外光照射 3.为您提取影像 4.手静脉扫描成像 5.图像处理并保存数据 6.特征比对 7.确认身份 其流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静脉图像的采集、静脉图像的预处理、静脉特征的提取、静脉特征的匹配。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