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舅”时光 文/李玮 舅舅去世已经一年有余,但那些凝固在记忆深处的旧时光,在清明到来之际伴随子规鸣啼,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老家的人都说,我很像舅舅,不但五官相似,身高体型笑声气质,乃至于走路的姿势都相似。“相似”不仅出自舅舅两个女儿之口,就连舅舅的儿媳也这么说。 舅舅15岁就辍学回家,打山胡椒、卖丫丫柴,足迹遍布蟠龙的山山岭岭旮旯角角,成为家中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正是这段苦难的经历,磨砺了舅舅不畏艰难、顽强坚韧的性格,成为我们心中的偶像。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从单位离职,舅舅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只要从逆境中爬起来,坏事也能变好事。”此后每当人生处于低谷时,我都会默念舅舅的一席话,重拾信心、勇敢面对。 舅舅学历不高,但他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一个农民到生产队长、大队副书记再到副乡长,成为了国家公职人员。他常说,一个农民要熟知二十四节气,才能组织好农业生产,才能把庄稼种好、把肚子填饱……他总是用朴实的人生哲理教育我们、激励我们,让我们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我初入写作道路,有空就会骑一小时的自行车,到他所在的蟠龙乡政府,翻阅书报,了解时事政治,摘抄优美语句。舅舅总会煮上十几个鸡蛋,把寝室钥匙和食堂饭票给我后,再提着包包下村去。蟠龙乡政府建在万梁古道上、蟠龙瀑布旁,舅舅有空还会带我去登百步梯,看“蜀道难”“天子万年”“蜀岭雄风”等石刻遗存,讲陆游、范成大在此留下的千古诗句,以及张献忠两攻百步梯的历史故事。家乡是文学版图的重要底色,老家这些自然和人文故事从此装进脑海,萌生今后要加大宣传推广的大胆想法,也为我后来获得新闻专业高级职称、成为市作家协会会员奠定了基础。 在我心中,舅舅拥有大智慧和大情怀,他经常说:“与身份高的人相处,取决于一个人的情商;与身份低的人相处,则取决于教养和人品。”舅舅心地善良、同情弱小,通过自学法律知识,帮人代理打官司上百起,很多都是免费或仅收差旅费。多年前,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者倒在公路旁,舅舅见状后立马安排到附近的村卫生室输液,并送去饭菜以及返家的路费。这人回家后,特地写信来表达感激之情…… 舅舅的孝顺闻名乡邻,外婆晚年一直跟随他居住,舅舅的言传身教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后辈。舅舅生病这些年,他的子女细心照料、轮流侍奉、无微不至。舅舅的人生旅程最终定格在第77个年头。 还记得舅舅走的那天晚上,明月高悬、群星闪烁。母亲说,在满天星斗中,一定会有属于他的一个星座,会给尘世的亲人们赋予勇敢、热情和坚定,带来温暖和力量。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