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正清明,文明祭扫寄哀思。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4月3日上午,重庆南岸区峡口镇弹广路灵安陵园举行了“清明情 慈孝行——清明文化周暨2024年祭祀典礼”活动,祭奠和缅怀践行绿色生态安葬的先行者们。 活动现场,300余名市民代表共同见证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进行祈福。 随后,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爱心园”献上300簇黄白菊花,表达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 据悉,灵安陵园“爱心园”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免费安葬区,于2009年10月开园,免费接纳全市无生活来源、无子女赡养、无劳动能力的“三无”老人以及城乡五保户等困难群体生后骨灰安葬。 灵安陵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也就是不立碑、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方式,逝者骨灰放置于可降解环保材料中,深埋于1米5的柱状坑中,半年左右可自行降解,变成植物养分,与鲜花泥土融为一体。 “因此这里可达到循环安葬。”灵安陵园相关负责人说,为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园区推出了壁葬、草坪葬、树葬、花坛葬等各种绿色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据了解,根据南岸民政局下发的“2024年南岸区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灵安陵园园在清明祭扫期间,坚持平安清明、绿色清明,牢固树立厚养薄葬意识,推进移风易俗,树立绿色、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 新闻链接: 困难群众节地生态安葬可享受民政补贴 根据《重庆市困难群众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实施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的对象为具有我市常住户籍的孤儿、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人员和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死亡后实行火葬的,其骨灰(属土葬改革区的死亡后其遗体)在本市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标准为每位补贴3000元。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柏雨欣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