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黄家骢:解放的感觉

2024-4-9 09:01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解放的感觉

文/黄家骢


岳母焦楚玲女士是我的中学老师,但她很小便失去双亲,成了孤儿。

对父亲她了无印象,他离世时,她尚在襁褓中。听大人们说,父亲是陕西潼关人,只给她留下乳名“阿玲”。是母亲抱着她辗转回到老家湖南新田,在县女中担任音乐教员,母女相依为命。

重庆解放后的焦楚玲女士

1941年冬,日本侵略者占领新田,母女俩随难民逃亡到大瑶山,不料久患肺疾的母亲在兵荒马乱中撒手人寰……

阿玲记忆中永远忘不掉的一幕,是母亲被族人入殓,要钉上棺盖那一刻,她将瘦小的身子伏在棺材盖上,不让别人把妈妈钉进那个大盒子。哭成泪人的她,不知何时晕乎乎睡了过去。醒来时,妈妈已被埋在大瑶山顶,只见满天星斗辉映着一座新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浙江淳安。那晚,二野十二军文工团在县中学操场演出歌剧《白毛女》,台下一个女孩禁不住嚎啕大哭,那便是被亲属收养、吃百家饭长大的阿玲。

第二天,阿玲来到部队驻地要求参军。虽说她初中还没毕业,但当时也算是个“小文化人”了。她被批准入伍,和几个学生娃一起,被分到军文工团。

很快,南京解放。一个晴朗的下午,上级通知到“国民大会堂”开会。会场上,阿玲第一次见到二野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

司令员在台上发布命令:“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

当晚大家打好背包,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写家信,交组织上统一寄转。

一屋子女兵都行动起来,唯有阿玲一脸茫然,不知所从。

此时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张柯岗走来,见阿玲坐在床沿发呆,便问:“小鬼,怎么不写家信啊?” 

一句话惹得她鼻子发酸:“我……,我没有家,也没有父母。”对方怔了一下,问起究竟,阿玲边抽泣边作答。对方听完,轻轻拍拍她肩膀,默默离开了寝室。

第二天一早,阿玲被叫到军政治部。张部长打开档案袋,告诉她:“小同志,我代表组织正式通知你,你的父亲是中共党员,你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呀!”

焦啓铠烈士

阿玲这才知道,父亲焦啓铠,是黄埔军校第三期的中共党员,与北伐名将蒋先云一起,受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领导。蒋先云还把自己的堂妹、毕业于湖南省立女子师范的蒋伦英介绍给焦啓铠,二人结为夫妻,那便是阿玲的妈妈。大革命失败后,焦啓铠领受党的指示,携妻女回到陕西,打入西北军上层做军运工作。后身份暴露,两次被捕入狱,终被国民党军阀马青苑杀害,牺牲时年仅28岁……

阿玲第一次得知父亲奋斗牺牲的经过,虽然她从没见过父亲,但至此坚信,爸爸一直在自己身边。

张部长告诉她:“从现在起,革命队伍就是你的家,同志们就是你的兄弟姐妹!”

阿玲使劲点头,擦干了满脸泪水。

进军大西南,阿玲是用双脚走过来的。一路上,战斗部队追击穷寇,文工团紧随其后,时常站在山坡上打着快板、唱着歌给部队鼓劲。枪林弹雨中,奔跑的文工团员相互提携着,互相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快,快,别掉队……”。晚上又围坐在一起,用马尾刺破脚底的血泡。战斗的人生在奔跑中飞度,途中宿营时,还排演了歌剧《刘胡兰》、《王贵和李香香》、《进军腰鼓》……文工团鼓舞着部队的士气,成为大家珍视的“宝贝”。

有一天,天还没亮,熟睡中的女兵被密集的枪声惊醒,部队马上集合出发。只听前方枪声渐远,大家知道又打胜仗了,战士们正乘胜追击敌军。大家高兴得疾跑起来,跑在最前面的阿玲,忽然脚下踩到个软乎乎的东西,随后又听“嘭”的一声,她被绊倒在地。赶上来的同志赶快拉起她,却被扑鼻的腥臭气味险些熏倒。定睛一看,原来地上躺着一具敌兵尸体,原本鼓胀的肚子,被行军的人踩破……“哇!”女兵们恶心作呕,阿玲也吓得泪奔。幸亏团长及时赶来,鼓励大家继续前进。

1949年10月1日,是阿玲永生难忘的一天,刚刚解放的湖北沙市(今荆州市)披上节日盛装。阿玲和文工团的腰鼓队、秧歌队,唱着跳着汇入欢乐的海洋……只见广场四周的窗口、房顶上都挤满了兴奋不已的市民。

下午3时,广场喇叭里传来北京开国大典的实况声: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人群中爆发出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建国了——!”、“解放了——!”……

部队加快了行进步伐,一路势如破竹。从11月7日解放秀山县城,到11月30日在重庆主城举行入城式,重庆全境很快回到人民手中。

阿玲和母亲蒋伦英

那一晚,重庆长江南岸隆隆的炮声逐渐停止。部队接到命令,第二日清晨渡江入城。阿玲和女兵们兴奋得一夜未合眼,她早早换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军装……

拂晓的第一缕白光刚刚浮现,阿玲便随大部队从南岸海棠溪渡过长江,集结于江边储奇门的“羊子坝”。而举着旗子、标语的市民,早把凯旋路两旁挤得水泄不通。欢呼声、口号声不绝于耳。

入城队伍的前面,由几名身材魁梧的战士抬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巨幅画像,紧随其后便是文工团员们组成的腰鼓队。只见那些穿着军装的姑娘、小伙儿使劲敲着鼓点儿,跳着、唱着、欢呼着……而队伍中那个扎着红绸小辫,带着笑容又噙着泪花的女兵,更引来无数新奇的目光。

入城的队伍沿着蜿蜒的公路,走过通远门、七星岗、观音岩、两路口,最后在“国际村”驻扎下来。接下来那几天,军部驻地涌来成群结队报名参军的学生,阿玲被临时抽调去协助接待登记。这位穿着洗得发白军装的小个子女兵的桌前,排起了长队……

部队还没得到充分的喘息机会,而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便迎来第一个严峻考验。紧接着,阿玲又随着部队奔向了抗美援朝前线。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