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斗山之恋 文/高兴兰 方斗山没有黄山的奇峰突起、险峻秀丽,也没有泰山的雄壮大气、高耸云端。但方斗山是我一生的牵挂,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位于渝东长江以南的万州、石柱、丰都境内的方斗山,属巫山大娄山区,沿长江自东北向西南绵延起伏,像一条涌动的巨龙,全长约140公里。其主峰在石柱境内,平均海拔1200多米,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古称“倚天峰”。我的老家就在石柱境内的方斗山麓,那里承载我思念的东西太多太多。 春天,雪融了,冰化了,一群阳雀飞来,叫醒了方斗山,叫醒了村庄。绿色是方斗山的主角,松树、柏树、水杉,林下野花野草,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景象。一望无际的草地荡漾着绿波,像一块闪烁的绿宝石镶嵌在方斗山脉。雨后天晴,那些飘然如仙的雾比云更媚,从长江边飘然而来,又从方斗山悠然而去,浓淡梳理着山峰,山峰时隐时现,露出它的开阔地——千野草场。 千野草场景区位于方斗山脉岩口至瓦屋沿线,这里可举目远眺长江,江面像一条绿玉带。回眸千野草场,地势宽广平坦,区域面积约6600公顷。每到夏天,不少人到千野草场避暑。在千野草场的入口处——岩口,远眺森林景观,水杉像大地手中的画笔,它们俯身向方斗山脚东去的长江,饱蘸江水,再伸向山脊的轮廓线与天际相连,去索取那些让黑夜逐渐褪去的黑灰色,返身将这色彩涂抹到各个山岭。于是青草坡水杉林、人工林……一齐挥动画笔,让连绵起伏的方斗山,去迎接太阳的第一缕曙光。 近观千野草场,开阔的草地上裸露出怪石嶙峋,千奇百怪的石芽、石笋、石林组成的十里石山,犹如波浪滔天。那一片茂密的森林,一片潮水般的岩石,一片绿色的草地,一群黄、白、黑相间的牛羊悠闲地啃着青草。漫步走进麻坪石芽景区,只见成片的石芽汇集在一起,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石芽丛景观、牧草景观、火棘景观。 火棘景观是最具象征意义的。火棘是它的学名,当地老百姓喜欢叫它土名“红籽”“红军果”。九十月,火棘果实成熟后,像玛瑙一般,漫山红遍,久缀枝头,一串一串的,绿叶托着小红灯笼。摘一些品尝,那种淡淡的甜中带酸的滋味,深藏我心底,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忘记。我小时候,方斗山一带,火棘不是稀罕物,一出家门,伸手可触。当火棘红了的时候,我们背着小背篓,手里拿着一个小圆盖,选颗粒又红又大的火棘。左手托着圆盖,右手用小棍敲打一串一串的火棘,拿回家用大圆盖摊干,然后同干红薯丝一块用石磨磨成粉末。再用温热水搅拌,像做馒头一样,或蒸或煮,能解决活下去的大问题。据资料载,红军长征途中,也吃过火棘,所以又赋予它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果”。 如今人们把眼光投向纯天然绿色食品,尤其是山林里的野生菌类备受青睐。每到春夏之交,方斗山回馈给人们最好的礼物就是纯天然的绿色菌类“九月香”。它们大多生长在落叶丰厚、土地肥沃、空气清新的松树林里,姿态各异,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像撑开的一把小伞,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菌根等部分组成。有的一身幽绿,有的金黄,有的色彩斑斓,舒展不同的身姿,展示不同的韵味。本应出现在每年的九月份,才无愧它们“九月香”的大名。可它们偏偏早早来到这个世上,每到阳历六月左右,却是生长九月香的黄金时节。尤其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时,更是生长九月香的最佳时机,人们或背上背篼或拿着提篮到松树林里采九月香。东瞧西找,一朵一朵的,有的裸露在地面,有的半遮半掩羞涩地躲在松针下,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菌根,然后一朵一朵小心地放在篮子里。 时间如划指的清风,转眼间我由南到北,离开方斗山十多年了。其实,我并没有走远,那满目青山绿水的方斗山,时时涌进我心里,是我永远的牵挂。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