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艾晓林:那届毕业班

2024-5-29 09:15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那届毕业班

文/艾晓林


巴九中高84级2班,在5月23日举行了毕业40周年同学聚会。他们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送毕业的学生,是特别珍贵和难忘的。

1982年7月,我从重庆一师高师班毕业分配到巴九中,还不到19岁。快开学时,教务处安排我上高84级文科班的历史和一个理科班的语文。1983年8月,2班班主任邹勤老师要参加离职进修,学校安排我做了班主任。做班主任,确实很辛苦,要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思想和心理动态,要协调各科任老师,共同抓好全班的学习,还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那时我和他们年龄差距不大,基本没有代沟。即使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学生不理解,他们都很乐意听从我的意见。甚至有点调皮的学生还当面告诉我:“艾老师,你和我们年龄差不多,都大学毕业当我老师了,我还好意思和你捣蛋吗?”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甜甜的,所有不愉快一下就烟消云散了。

巴九中在原巴县一品区,是比较偏远落后的山区。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农家孩子。他们都是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希望来读高中的。看到他们,仿佛就看到当年的我和我的同学们。由于偏远、落后和贫穷,小学和初中的办学条件都不好,基础知识打得不牢,他们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但我有什么理由不用我所学的知识,尽我所能,全身心教好语文、当好班主任呢?

除了按照《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完成教材教学,我也推荐他们到学校简陋的图书室借阅名著,鼓励他们到阅览室有限的报刊中大量阅读,还在早自习朗读古典和现当代诗词,开拓他们的文学视野。至今,他们都还记得我给他们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情景。我还带他们郊游,在活动中加深同学间的感情。11月的一个星期天,我组织全班同学到南温泉参观。南温泉距学校有40里左右,一路欢歌笑语,几十里山路轻松又愉快地走完。和同学们朝夕相处,互相了解、彼此尊重,让我感到温暖。

时光就这样一天天紧张而有序地度过。转眼就到了毕业季,忙着复习准备考试。1984年5月17日深夜,我正在看书,窗外突然传来一声鸟鸣。明天就是给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了,心中不禁升起一种依依惜别之情。在毕业之际,我该送点什么给他们呢?突然想起那只鸣叫的小鸟,他们不就如这只小鸟吗?即将开始飞翔,但羽翼还未丰满。于是,我奋笔疾书,写下了一首小诗:《雏鸟,我为你们祝愿》。那时,我也只是开始学习写诗,还很稚气,但这是我的真情实感。第二天,在两个班上最后一节课。课上完一半,我把这首诗抄写在黑板上,朗读给同学们听。刚读了几句,好多同学都哭了。读完整首诗,教室里静静地。然后,爆发出阵阵掌声。

这一届的毕业生,遗憾的是没有一名同学通过高考考上大学。但是,在以后的40年中,39名同学凭着勤奋、努力,在平凡的人生中抒写青春、不负年华,各有所成。我也从一个年轻教师,成为退休老者,我特别感谢他们。夜已深,窗外有夏虫啾鸣。坐在书桌前,我眼前又浮现出40年前那些夜晚,那是我们共同的青春,还有青春美好的梦想。

(作者单位: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