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磨子乡 文/杨辉隆 忠县磨子乡,面朝长江,背靠方斗山,仿佛是大地母亲怀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世代耕耘,用勤劳与智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磨子乡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五月,这里是花的世界、水的故乡,绿色的音符在每一片土地上跳跃,恣意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蝉与蛙争鸣,树与竹轻拂,磨子湖的水清澈见底,磨子乡的人大方淳朴,共同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变迁。磨子,这个曾经家家户户都必备的加工粮食的工具,人们用它将黄豆、玉米等磨成粉,为生活增添了一份艰辛厚重的色彩。如今它已基本退出了作为粮食加工的本来意义,仅存有象征意义:那就是围绕一个中心,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运转,达到预定的目标。想必这就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磨子精神”了! 近年来,磨子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农民画创作基地的建立,更是让这里的文化振兴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农民们用画笔描绘着他们心中的美好家园,那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作,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才华与智慧,也传递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当我握住那些“农民画家”的手,其粗糙程度,让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握画笔的手!是的,也许昨天、也许刚才,他们才放下锄头走进这一间出了众多画品的集体画室。此刻,我分明闻出了他们身上残留着一丝丝泥土的芬香…… 离开磨子乡时,我深深地向这片土地鞠了一躬。在磨子乡时间虽短,但我还是产生了从“初识”到“初恋”的飞跃,迷恋上了这片土地的魅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磨子乡一定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