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慢新闻|深藏墓园的“生命咖啡”

2024-7-16 11:03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7月10日,阴雨天,这家坐落在墓园里的咖啡馆内,迎来了几位不同年龄段的顾客。有人在低声交谈,有人在翻书,也有人默然地为逝去的亲人写着寄语。咖啡馆门口,视线穿过那棵苍翠的黄葛古树,隐约可看到一些墓碑。

这里似乎并非享用下午茶的理想地点,但一些祭拜完逝去亲友的客人的体验是:在与逝者近在咫尺的距离中寄托思念,获得慰藉;也通过与从事殡葬工作的兼职咖啡师的交流中,重新思考生与死的距离。

▲咖啡杯上,是咖啡师手写的关怀。

店员是谁

由园区殡葬从业者兼任

白色的小屋,门口挂着“生命咖啡”招牌,咖啡香气淡淡飘出……这便是重庆西郊福寿园内的咖啡馆,外观看起来与寻常咖啡馆无二。

▲开在墓园里的咖啡馆

走进其中,内饰却有些不一样。除了咖啡机、咖啡桌、吧台等陈设,还有铺设着白布点着蜡烛的桌台,以及成团的花簇,电视屏上播放着与生命意义有关的片子。

咖啡师方红是一位温婉、清秀的重庆女子,今年40岁。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咖啡馆于今年6月中旬开张,由追思厅改造而成,旨在为大家提供一片能自由探讨生死的空间,也给前来追思、祭奠的人们送去慰藉和疗愈。

▲方红正在制作咖啡

咖啡师只是方红的兼职,她的本职工作是葬仪礼仪师(已担任6年),多年前有过开咖啡馆的经历。“我进入殡葬行业以后,见惯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也许可以给客人送去更多感悟和安慰。”方红语气温柔又坚定,她也是从事这一职业后,逐渐走出了爷爷离世的沉痛,学会将目光始终看向未来。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咖啡馆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均由园区的殡葬工作人员兼任。30岁的殡葬师柏艾瑒,在这里担任“生命桌游”代理人;入殓师小刘,在这里担任服务员;馆内的清洁阿姨,也是墓园的清洁工。

▲咖啡馆由追思厅改造而成

以杯传意

手写温暖带给客人安慰

上午10点20分,一位30岁出头的女子祭拜完已故长辈,走进咖啡馆点了一杯冰美式。方红见女子眼眶通红,端上咖啡前,在杯子上默默写下“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句子。女子看到咖啡杯后,笑着向方红点头,眼神充满宽慰与感激。

▲客人一边喝咖啡,一边为已故亲人写下寄语。

以杯传意,是方红等人多数时间给客人的安慰方式。

方红印象最深的客人,是同样经营咖啡馆的吴女士(化名),她有两位闺蜜都安葬在此。吴女士的闺蜜生前都喜欢喝咖啡,最近这次祭拜前,吴女士来咖啡馆点了三杯咖啡,其中两杯是带给闺蜜的。“咖啡杯上写了一些鼓励的话,比如‘你用记忆珍藏她,她就不曾离去’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和安慰。”吴女士在电话中如是告诉重庆晚报记者。

需要情感宣泄的客人也是有的。临近中午,柏艾瑒和两位客人玩起了“生命桌游”。在“人生无常”的游戏环节里,彼此分享和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方红说,咖啡馆暂未对外界经营开放,仅免费作为园区售后客服和生命教育活动提供,“死亡在我们这里是毫不避讳的话题,只有直面生死,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当我们从死亡的角度看人生,仿佛生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杯垫看起来也很不同

开张月余

许多人在这找到情绪出口

咖啡馆开张以来,作为殡葬行业从业者,方红和柏艾瑒的工作经历,也常常成为客人们关注和谈论的焦点。

“你们这么年轻、漂亮,怎么会从事这个行业呀?”

“会不会有人害怕你们哟?”

……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方红和柏艾瑒看来,这也是人们关于死亡避讳的另一种体现。因此,她们总会耐心且毫不避讳地给出自己的答案:殡葬业从业者也只是服务行业从业者,和大多数“打工人”没有什么不同。而且,如今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新型殡葬服务模式中,从业者需要比过去更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共情能力等。

重庆西郊福寿园总经理王丽说,咖啡馆开张月余以来,大家越发感受到其中意义所在——咖啡馆开在墓园中的“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旁边,在这样一个生与死交接之地,以一杯咖啡为沟通桥梁,大家不用避讳地谈论生与死,许多人从中找到了情绪出口,也重新思考起了生与死的距离;同时,这里不定期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也为大家提供一个深入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场所;此外,还能让更多人对平时甚少接触的殡葬行业多一些了解与理解。

记者手记

建立对生命更深层的敬畏和尊重

采访过程中,我也在咖啡馆里喝上了一杯咖啡,味道醇厚、浓郁,似乎与外面的咖啡馆没有什么不同。

但端着咖啡杯,近可闻客人们低语分享思念,远可看到墓碑,甚至能看得见其中一些墓志铭,这也让我不自觉地思考起了生死有关的问题。

我想,当死亡可以被大方谈论,反而会减少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再通过一些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建立对生命更深层的敬畏和尊重。

生死犹如双面镜,唯有直面生死,我们才能透过死亡的沉重,看到生命绚烂的反光,更好地拥抱当下展望未来。重庆晚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记者 柏雨欣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