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一周年的节点。 节点,适合梳理盘点。一年来,从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到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制度,再到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扶持这支生力军,全国上下将共识凝聚再凝聚,让行动见质更见效。 效果好坏,数据说话。看全国,截至5月底,我国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所有经营主体的比例,从2019年的95.5%增长到96.4%;说重庆,去年,重庆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79万亿元,对全市经济总量贡献高达59.4%。今年,重庆的目标,是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以上、占GDP比重达到60%。 开弓没有回头箭,认准了就干到底。就在上个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新鲜出炉,不仅从国家层面深刻分析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还进一步明确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六方面重点工作,再度为民营经济把脉开方。 及时复盘、乘胜追击,一切努力都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对目标的执着。 眼下,正是愈进愈难、愈进愈险的时候。民营经济发展,还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市场准入和要素获取等方面矛盾仍较突出、有的地方政务诚信建设有待加强、企业账款“连环欠”问题尚需解决……“难”与“险”并存,但不进则退、非进不可。想让民营经济信心足起来,就必须让破除壁垒的决心强起来,把更优良的营商环境立起来。 破壁垒,要大胆改革,从体制机制入手,从制度源头破除民营经济发展桎梏。 这几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回望过去十多年,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召开72次会议,审议通过超600份改革文件。其中,就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专项改革文件。这,正是用改革来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为民营经济松绑减负的写照。 发展出题,改革作答,重庆立志“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明确“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超常规,是一种思想革新,是一种手段迭代,势必要用改革成果来彰显。一方面,要增强法律支持,从根本上破解不当立案、趋利性执法司法等民企发展梗阻;另一方面,要充实政策工具,不断优化政策供给,靶向解决影响重庆民企预期的难点、堵点、痛点。 立环境,要用发展实绩衡量,以服务的诚意换企业竞争力。 重庆“臻宝实业”,是一家“小巨人”企业。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这家企业建成了多家配套工厂,在半导体市场越闯越有劲。看营商环境,重点是看企业的发展态势:“小巨人”企业长“大”了多少?重点企业营收利润率提升了多少?唯有千方百计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才能赢得口碑与信任。 给予民营经济信心,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月初,《重庆市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扶持研发创新、破解融资困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壮大民营经济,重庆步履不停,将持续把改革红利转化为民营经济发展实效,交出一份份不俗的成绩单。 原标题:巴渝论坛 | 以改革破除民营经济发展壁垒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