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古镇 文/冉小平 傍晚时分,下了一整天的雨依旧缠缠绵绵,不紧不慢,一点儿也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烟雨下的古镇,朦朦胧胧,飘飘渺渺,显得更加的古朴和静谧。 愈来愈浓的夜色,像一张无形的大网,仿佛在不经意间,一下就将淋透了的古镇拥入到自己的怀中。一霎时,街道两旁的吊脚楼、小河边的黄葛树、残存的青石板老街,全都变得模模糊糊、无踪无影。 一排排橘黄色的街灯,准时点亮;一挂挂红彤彤的灯笼,张开了笑脸。细雨斜风中,三三两两的游客撑着各式各样的雨伞,悠闲地漫步在古镇的街头。他们或随意穿进一条幽深的小巷,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或虔诚地推开一扇吊脚楼的木门,去身临其境别样的人间烟火。不过,同行的小孩子却没有大人们那样的雅兴,他们像一只只从树枝上跃下来觅食的小鸟,不是在小雨中跑,就是在人群里闹,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把一地斑驳的树影踩得支离破碎。 古镇最让人向往的还是那条古韵悠悠的百年老街。仅有数百米长,三五米宽的老街,全部由大小不一的青石板铺成。由于年代久远,风吹日晒,雨后的青石板人影可鉴,泥水不粘。每一块无言的青石板,分明是一张张发黄的书页,见证着古镇的变迁,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老街两边的旧民居,白墙黛瓦,古色古香。售卖各种土特产和日用品的店铺,星罗棋布、鳞次栉比。不远处的黄葛树下,几个穿着校服的小女孩正欢快地跳着橡皮筋:“黄葛树,黄葛丫,黄葛树下就是我的家。我家有个小姐妹,她的名字叫马兰花……”在老街的转角处,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正独自端坐在大门口的竹椅上,眯着双眼如醉如痴地拉着二胡。那跌宕起伏的乐声,在薄凉的雨夜里穿街走巷,千回百转,撩拨起无数游子淡淡的忧伤…… 迷茫的夜色中,古镇旁的小河恰似一个身披白纱的痴情姑娘,日日细声絮语,夜夜浅唱低吟,仿佛有永远都说不完的情话,仿佛有永远都唱不完的情歌。河边的风雨亭下,七八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围坐在一起吸着叶子烟,喝着老荫茶,饶有兴趣地打着川牌。时光如水,岁月无痕,那些常年在此吸烟、喝茶和打牌的老人去了一茬又来一茬,唯有这座饱经风霜的亭子,仍旧执着地守候在这里迎来送往。 雨巷的深处,树影婆娑,灯火阑珊。湿漉漉的草丛里,此起彼伏的虫鸣像一曲曲舒缓恬静的小夜曲,让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不知不觉,夜已深,风乍起。古镇,便枕着这人间天籁,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作者单位:石柱县文旅委)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