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天宫在脚下——长篇儿童小说《梦中天宫有多远》读后 文/庞国翔 作家刘辉我是比较熟悉的,他原来写过诗,出版过诗集。上月他送我一部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儿童小说《梦中天宫有多远》,我急切地读完,颇有感触。这个诗人,其实也是写儿童文学的高手。 《梦中天宫有多远》,有几点可贵之处不得不说。一是回答了时代大背景下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国低收入群体的子女或留守儿童如何教育?继续一帮一、实行代理家长或搞捐赠?事实上这部书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脱贫后的乡村振兴,对留守儿童的“振兴”尤其重要,就是要提振志气、提振精神、提振力量、提振动力。书中红石学校的老师包括村干部就是这样做的。 其次该书大故事套小故事,小故事反映童真童趣,很感动读者。这部书故事主脉即大故事就是8岁学生铛铛,上学时成为留守儿童,但学校、老师、航天部队、外地同学都关爱着他,提振他的精神和志气。他参观科技馆、制作航模、宇航服,到县上省上和北京参赛,最后获奖,在这个主脉中,间套而生出许多小故事,比如看外婆、与航天员合照、和北京城里的小姑娘但雨婷交上好朋友等。这些故事的设置,前有伏笔和悬念,后有照应。故事性强,很完整,很美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自然流水般发展着故事的情节。 该书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书中有许多人物,包括村民、教师、城内务工者、蒙古少年、航天员、大都市小姑姑等,其性格很鲜明,都有个性。生活中人物的个性多是由做某件事反映出来,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多是通过说话(语言)反映出的。铛铛母亲蒲草与父亲郝进财的争吵,几句话就反映出农村妇女和庄稼汉的性格。但雨婷先前不理铛铛,反映出她先前高傲的性格特点。父亲在工地上与铛铛的对话,反映出了城市务工者承担家中重担、无私奉献的品性。父辈们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正是为孩子们实现人生梦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