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庆瞭望|夏日捞金要“蹭热”

2024-8-2 09:15 |来源: 重庆瞭望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夏季正成为“捞金季”。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71日至831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6亿人次;7月首周,全国多地骤然迎来高温天气,苏宁易购全渠道空调销量同比激增45%携程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称,今年暑期国内酒店、机票搜索热度均同比上涨20%以上……

多个数据都指向同一个消费趋势——“春日经济”退场之后,“夏日经济”再掀热潮。

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的背景下,各地如何从火热的“夏日经济”中分得一杯羹?重庆又该如何做强新业态、打造新场景,让“夏日经济”持续升温?

▲北碚区金刀峡,市民在清凉的峡谷中参加溯溪活动。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德国曾有统计,夏季气温每上升1℃,就会增加230万瓶啤酒的销售量;有日本研究机构指出,夏季30℃以上的气温多一天,空调就能多卖4万台。在气象经济学领域,这被称为“一度效应”。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夏季持续的高温让消暑、防晒、清凉旅游等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相关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夏日经济”体量持续膨胀。

以“晒”出来的大市场——防晒产品为例,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18”第一轮开卖期间,防晒健身衣、户外防晒衣等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70%。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防晒服配市场的市场规模为742亿元,而预计到2026年可增长到958亿元。一个近千亿规模的市场正在形成。

此外,随着新消费的发展,“夏日经济”的内涵也愈发丰富。

“欢迎来重庆避暑”便是近期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一个热梗。不少游客在炎炎夏日选择“反向旅游”,到重庆的防空洞里吃一顿滚烫的火锅,在热烈的城市氛围中来一场“CityWalk”,在人潮涌动的洪崖洞拍下一张夜景照……正如网友所言:“越是夏天,越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

更有趣的是,这个夏天新疆有两个景区爆火:一个是清凉惬意的阿勒泰,一个是温度“爆表”的火焰山。不少游客专程前往火焰山景区体验“沙疗”,进行一段“祛湿之旅”。

可见,在过去以消暑、纳凉为主的“清凉经济”基础上,“夏日经济”业态不断扩展,消费场景不断更新,在为消费者带来更新奇、更丰富体验的同时,也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重庆,一直是一座“热辣滚烫”的城市。就发展“夏日经济”而言,重庆有其特色和优势。

首先,重庆有大市场。火热的天气、热情的市民、火辣的美食……一方面,重庆本地居民对于休闲纳凉、清凉家电、餐饮等夏日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基数大;

另一方面,在文旅消费愈发看重“氛围感”的当下,自带“网红气质”的重庆以其独具特色的城市面貌和体验感常驻热门旅游城市榜单,持续吸引着外地游客前来消费。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重庆正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知名度、辨识度不断提升,夏日消费市场持续扩容,市场活力进一步被激发,相关的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重庆也有大资源。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重庆,自然和人文风貌独特,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清凉资源。

万盛黑山谷纳凉戏水、在武隆仙女山感受一场露营音乐节、在北碚金刀峡体验溪降的刺激……在重庆,夏天可以有无数种方式度过。

此外,重庆还有着像“816”工程遗址、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防空洞火锅、特色书店、山城步道等独具人文特色和城市辨识度的文旅消费场景,为承载市民和游客夏日旺盛的消费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

“夏日经济”作为一种季节性消费,对扩大有潜力的消费、激发市场活力有着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旅游和促进消费的“兵家必争之地”。

以重庆的“邻居”贵州为例,其利用自身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近年来大力发展民宿、漂流、露营、夜市等夏日文旅业态,吸引了包括重庆在内的大量外地游客前去消费。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庆的“夏日经济”仍有继续扩容的大空间。

▲7月18日晚,民众在重庆江北嘴江滩公园夜市赏景、游玩。记者 何蓬磊 摄/中新社

现代经济学中,有一条“德尔菲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在气象上每投入1元,就有可能收获98元的经济回报,可见其广阔的市场蓝海。

对于重庆而言,发展“夏日经济”,同样需要“蹭热打铁”。

打造新“夜”态,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越“夜”越消费。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中国城市夜经济活力指数报告》也显示,2023年中国夜游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

夏季是当之无愧的“夜经济”旺季,而重庆作为全国夜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更要抓住时机,结合地域特色,不断拓展培育文体活动、餐饮夜市、城市夜游等夏日夜间消费新场景,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

这个夏天,“NightWalk”很火。以杭州为例,当地持续打造夜游项目,推出“杭州暑期旅行计划”,其中“杭州奇妙夜”活动仅712日至14日三天时间,就吸引线上线下市民游客251万人次参与。

盘活“冷”资产,建立扩消费的长效机制。乘“夏日经济”持续升温的东风,各地可以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开发盘活闲置资源,鼓励市场主体创新打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让“冷”资产释放“热”效益。

今年夏季,重庆各区县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力度,精心打造消夏避暑文旅节事活动200余场,推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90余条,发放惠民措施70余项,文旅市场活力十足。

此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强规划设计和统筹策划,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串珠成链,让“春日经济”“夏日经济”“冰雪经济”等形成闭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全年候的消费产品和服务,破解季节性消费“忽冷忽热”的尴尬局面。

点燃新“热度”,擦亮夏日消费特色品牌。提到夏日出游,很容易让人想到“承德避暑山庄”“春城昆明”“爽爽贵阳”等热门目的地。这些城市以其突出的品牌,持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夏日经济”迅速兴起的当下,谁能率先擦亮品牌,谁就可能抢到发展先机。比如重庆可以抓住最近出圈的“野歌音乐会”“两江夜游”“山城巷CityWalk等文旅热点,不断延伸其消费业态和配套服务,培育“夏日经济”爆品,不断提升重庆在夏日消费市场的辨识度和知名度。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拿出有辨识度的产品,推出有竞争力的服务,各地才能在夏季这个“捞金季”抓住机遇,实现促消费、强经济的火热一夏。


原标题:夏日捞金要“蹭热”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