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雷锋日记》中的这句话,激励着他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任坤在路面执勤(闫兆红 摄) 他叫任坤,37岁,两江新区交巡警支队勤务二大队巡长。从部队的装甲兵,到派出所的案侦民警,再到交巡警,19年来他经历角色的转变。但不管在哪里,不管干什么,他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钉”到哪里去。 “交警同志,你一直叫我吹气,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吹了!那么晚了,我赶着时间回家睡觉呢。” “这位驾驶员同志,您再不配合我们工作,我们将对您进行强制抽血。” 凌晨2点,两江新区人和大道,任坤身着反光背心穿梭在车流中。一名驾驶员想方设法逃避处罚,但见到任坤态度如此坚决强硬,只能乖乖配合检查。 任坤在开展交通安全检查(闫兆红 摄) 尽管来到交巡警岗位才1年多时间,但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情况,任坤已经游刃有余。他说:“对存在异议的驾驶员,要耐心解释、悉心规劝,在执法过程中,要宽严并济、温情服务。” 当天的“零点夜查”行动结束时,已是凌晨六点,天已微微亮。对于这样“食无定时、睡无安枕”的工作状态,任坤早已习惯。 查酒驾、做笔录、带驾驶员体检……几乎每天,他都在办公室、医院和交通事故处理第一现场之间来回奔波。“交巡警工作主要是在室外,很辛苦,但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是我作为一名军人应有的素质。”任坤说。 辖区群众向任坤献花(闫兆红 摄) 2005年7月,18岁的任坤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30分,本可以选择就读一所985或211重点大学,但怀着对军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提前批的军校,最终被陆军装甲兵学院录取,成为一名军人。 军校毕业后,任坤来到成都军区某装甲团服役。无数次挥汗如雨锤炼本领,无数次冲锋在前完成任务,任坤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队指导员,完成了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个合格的战斗员的蜕变。 2019年11月,任坤转业来到两江新区公安分局礼嘉派出所成为一名刑侦民警。他带着军人身上那股敢拼敢闯的冲劲,不断学习,很快从警队新人成长为业务骨干。在派出所三年间,他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0余人,移诉40余人,破案50余件,调解纠纷200余起,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2023年3月,任坤被组织提拔重用,来到两江新区交巡警支队勤务二大队分管案侦工作。他认真学习交管法规、潜心钻研办案程序,遇到疑难问题虚心求教老同志,并将学到的知识及时与实践结合。很快,任坤的业务能力飞速提高,成为事故处理的行家里手,之前他请教过的老同志遇到难题时都要反过来找他探讨。 任坤在办理案件(闫兆红 摄) 一年多以来,任坤询间、制作各类笔录200余份,办理各类酒、醉驾案件200余件,办理肇事逃逸、无证驾驶、假套牌等行政案件50余件,行政拘留20余人。经他处理的案件,均能达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 任坤认为,“交通安全,重在源头、重在预防、重在主动。作为交巡警不仅要做好案件办理工作,更要抓好源头监管,时刻树立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管理理念。” 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交通运输企业众多,人员流动、货物集散量大,管理压力十分重大。一年多以来,任坤走访辖区客货运企业50余次,详细了解车辆安全管理、台账登记、安全防护设备配备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发现并指出问题隐患100余处,并督促企业及时跟进整改。对企业提出的各类交通安全管理问题,他也一一耐心解答,并给出具体的意见建议……通过不懈努力,辖区企业未发生一起亡人事故,多家企业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任坤带嫌疑人指认现场(闫兆红 摄) 任坤还多次带队对辖区道路开展摸排,对急弯陡坡、道路标志、信号灯、隔离护栏等部位进行检查,每发现一处安全隐患,他都会细致观察、研究,并拍照登记造册,及时将排查信息向相关部门反馈,将隐患列入治理任务清单。 “他完全称得上我们大队里的‘拼命三郎’。我常常看到他忙碌到深夜;刚躺下休息没几分钟,又接到群众的报警求助电话;等事故现场勘查回来时,往往又是新一天的清晨。”大队教导员张新峰这样评价他。 处理的事情这么多,肩上的担子这么重,不会觉得累吗?“只要群众出行平安,再多的辛苦与付出都值得。”短短的一句话,任坤道出了他对交巡警工作的执着与坚守。 从军人到警察,不论身在哪里,任坤始终脚踏实地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像镶嵌在时代车轮上的螺丝钉,经过历练和打磨,闪着光、透着亮。 通讯员:罗新 编辑:蒋丽霞 审核:陈丹 主编:吕文霁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