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刘力:在吉安书院品茶

2024-8-14 10:22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在吉安书院品茶

文/刘力


数次去吉安,总是匆匆。相比其他城市,吉安什么最多?一直无解。近日应邀再去讲学,终于有了领悟。在赣江边那片叫白鹭洲的小岛上,专家告诉我,书院最多,历经岁月烽火,目前保存较完整的便是白鹭洲书院和阳明书院了。

刚进市区,便被朋友拉进了市民小区。“这里叫水巷文化区,外地人必来的网红打卡地。”一句“这里很吉安”牵动了我的脚步。

果不其然,走在水巷的青石板路上,凝视古朴的门廊窗格,让人慵懒得忘了呼吸,忘了时间。顺着北宋遗留下的古井,一条清澈的溪水由西向东入河,小溪流淌着水巷肌体的血液和灵气,哺育了居民的灵性。当年城市拆迁,吉安人保留了这片小小的古文化区,一塔一井三书院,留给人们记忆历史。坐在书院内,观四面高楼林立,水巷便如天然仙境,朋友边泡狗脑、中井红茶,边悠然地说,“这是井冈山最好的茶,品茶听乐读书,置身于古境不亦乐乎!”

次日,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倾慕已久的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白鹭洲。这片长1.5公里,宽500米的梭形绿洲,千百年江水挟泥沙沉积而成,走在沙洲上,眼里全是文化的氛围,心中尽是文墨的韵味,沙洲上是一座文化丰碑,是庐陵人的精神高地,能觅见文化兴盛的密码。

主人带着走过月池、云章阁、风月楼,走进书院千年历史,走进庐陵代代名士,“三千进士冠华夏”是对白鹭洲最好的写照。看着一幅幅照片,听着一个个故事,细细地咀嚼“教化,兴理学,明节义,育人才”的办学理念,脑中忽然幻化出欧阳修、杨万里、文天……无数先人潜心修养的场景悠然浮现。

好客的院主又端上了井冈绿茶,眺望隔岸青原山的苍茫叠翠,近观文天石像,我不由自主地吟起了《正气歌》的惊绝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走过井冈山大桥,又至青原山麓,具有500余年历史的阳明书院便坐落于此,这是明代大儒王阳明任庐陵县令时的杰作。

入书院门厅,过传心堂,至五贤祠、魁星阁,只见白墙青瓦,古朴淡雅,翠峰清溪。置身书院,仿佛瞥见朗朗书声与晨钟暮鼓融为一幅书香馥郁的山水画卷。天学修心,人学修身,王阳明良知之学,从学者甚众,静观课室、藏书楼、跑马廊,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扑面而来。

坐在杏坛,院主泡起了浓浓香茶,择清幽芳茗,心伴层峦叠嶂,流水潺潺,古木成林,秀色如绘。遥看百米之隔的静居寺,一汪碧水的古钓台,似桥似坝的大鉴桥,又添一幅梵音流香图。茶香萦绕人间,仿如置身仙境。人生如茶,服时淡然,方能处之泰然。主人告诉我,青原山不高,仅320米,青原山有景致有人文,书院寺庙加持,适合坐着发呆当神仙。

在白鹭洲书院、阳明书院,还有千年以来风雨轮回的数千家书院,人们在书香茶香中生活,品味历史。告别时光,那浓浓的情怀令吉安人自豪。

(作者供职于江西省南昌市委网信办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