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3点,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巫溪县分公司(以下简称“巫溪邮政”)通城镇共配处理中心,王绪平将一个个快递包裹装进邮车后,已全身湿透,他胡乱抹了把汗水,跳上车。他要赶在天黑前,将这些包裹送到村里。 ▲王绪平把快递送到沿途的村民家中。 通讯员 乔洛阳摄 王绪平负责投递的兰英乡兰英村、西安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过去,除邮政快递进村外,其他公司快递只能送到通城镇上的代收点,村民外出取快递要往返上百公里,路费都要五六十元。 ▲王绪平把快递送到沿途的村民家中。 通讯员 乔洛阳摄 2022年9月,巫溪邮政与5家快递公司在通城镇开展“邮快合作”试点,由邮政在县城将合作快递公司的邮件收齐后,由邮政快递员统一配送进村,彻底解决偏远山区物流运输难题。 西安村,就是这条邮路的最末端。 如毛细血管般深入深山每个角落的快递服务,也让“网购”真正走进了通城镇的边远山村村民的生活,他们买货退货和城里人一样方便。 是“天路”,也是邮路 32岁的王绪平是西安村人,为方便照顾在外打工时不慎致残的母亲,他2016年回村跑起了货运。2018年,巫溪邮政为解决偏远地区物流运输难题,筹备在西安村建站点,村里人推荐了踏实肯干的王绪平。从此,王绪平家开在村口的小超市成为西安村的邮政代办所,他也成了专职“快递小哥”。 ▲王绪平照顾病榻上的母亲。 记者龙丹梅摄 每天早上8点,他就要从家里出发,将西安村、兰英村村民的投递件装上车,拉到通城镇共配中心打包寄送,并在此接收当天到达的邮件和报刊,下午3点原路返回,将两个村的邮件送到村民手中,或放到邮件自取点。这样一个来回,路程近百公里。 ▲王绪平驾驶的邮车行驶在蜿蜒险峻的山路上。 通讯员 乔洛阳摄 然而,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邮路,沿途要经过重庆第一深谷——兰英大峡谷,全程都是蜿蜒险峻的山路,熟悉路况的当地司机单程也得开2个小时。 当天,记者在通城镇共配中心坐上王绪平的车,跟着他一起去投递,行进在贴壁而凿、蜿蜒险峻的公路上,不免有些紧张。“这条公路没通之前,一些地方的村民只能靠攀爬进出。”王绪平说,2001年,西安村周家坪23户83名村民用4年零3个月时间,在悬崖上凿出一条1.2公里的挂壁公路,曾被央视多次报道,这条路也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天路”。 ▲王绪平驾驶的邮车行驶在蜿蜒险峻的山路上。 通讯员 乔洛阳摄 大抵是习惯了路况,王绪平开车开得淡定从容。不过,他说他也有害怕的时候,“夏天怕下雨落石,冬天怕路面结冰。” 一次夏天雨后出村,一块海碗大的落石砸穿车顶,擦着肩膀落在驾驶舱,吓出他一身冷汗;一次冬天下山过弯,车轮套上了防滑链也刹不住,车头直冲向护栏,幸好被弹了回来;要是遇到道路受损,就得回村绕行巫山县大昌镇、官阳镇,单程要4个多小时。 6年时间,王绪平的邮车里程表从3万公里变成了18万公里,今年3月才换了新车。 “邮快合作”后,王绪平每天投递的快递量少则一百四五十个,多则两百个。一年365天,除了春节假期那几天,其余时间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过。 “必须风雨无阻啊!”王绪平说,因为每天,都有村民站在公路边,眼巴巴地盼他的邮车。 村民买的东西,奇奇怪怪啥都有 邮车行至兰英村四组,远远地,记者果真看见前方公路边有人,正朝这边张望。 在公路边等着的村民叫吴康兰,她今天有两个快递,都是在重庆工作的女儿寄来的。自从快递进了村,女儿隔三岔五给家里寄东西。上周和女儿通电话时,吴康兰说了句“夏天蚊子多”,还顺带了一句“木头椅子坐着硬”,女儿便寄来了蚊香和椅垫。 “小王,明天我给娃儿做点咸菜寄去,麻烦你来取……”王绪平上车欲离开时,吴康兰又补了句。 邮车继续朝前行驶,60岁的刘中清老人听见响动,很快就和老伴从屋里迎了出来。 “这老两口是收件‘大户’,基本上每天都有。他们3个子女在广东,三天两头寄东西回来。他自己还学会了网购,镰刀、种子、肥料、换季的衣服、家用的豆浆机都在网上买。”王绪平笑着对记者说。 “割猪草的刀9号买的,今天就到了?”刘中清接过邮件,一脸欢喜。 当买货退货都和城里一样方便时,乡村的消费热情被迅速点燃。 王绪平告诉记者,自从快递进了村,村里的老人几乎都学会了网购,种子、农药、化肥、水泥、瓷粉、日用品、小零食、三轮车……啥都买,甚至还买兔子乌龟鸡苗等活物,“今年上半年,有人网购鸡苗,大家都跟风买。最多的一次,我拉了90只小鸡仔回村,沿途熏得我吐了四次。” 不过,王绪平伤心的是,这些鸡苗送到村民家后,不知啥原因都没养活。从此,再遇到有人网购鸡苗,他就会提醒村民有人养成功了再买,免得辛苦钱打水漂。 最折腾的一次是去年冬天。西安村海拔高,冬天下雪后水管结冰,村民用不上水。有村民网购了一包水管防冻泡沫,4箱泡沫就把邮车装得满满的,其他快递都放不下了。王绪平只得送完泡沫后,又跑了一趟送其他邮件。 “小王,请你喝瓶水” 下午5点过,王绪平的邮车抵达西安村邮政代办所,这里也是他的家。 父亲王前才迎出来,帮他取出附近村民的邮件,分门别类地放在快递架上,等待村民来自取。 王家的小超市就开在邮政代办所旁边。母亲孔祥春行动不便,却不肯闲着,让家人把她的床设在小超市的进门处,日常负责招呼客人、扫码付款等活。 晚饭后,来代办所取快递的人多起来,大家熟练地取件、扫码、出库…… ▲王绪平教村民如何使用网购的物品。通讯员 乔洛阳摄 有个村民取完快递后,立马去一旁的超市买了瓶饮料,扫码付款后往正在忙活的王绪平手里一塞,丢下句“小王,请你喝瓶水”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留下王绪平一脸无奈地笑着摇头。 原来,自从快递进了村,村民们吃的用的都网购,连小孩喜欢吃的零食也在网上买,王家小超市生意一落千丈,一天也卖不出几单。王绪平和父母不但没有怨言,还帮着不熟悉网购的老人买需要的物品、退掉不满意的商品,从不嫌麻烦。村民们心里过意不去,便不时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感谢。 外面的好东西源源不断地进入偏远山村,不但让村民享受到更便利的生活,也让他们有了新思路。 西安村尽管地处偏远,近年来却因地制宜发展起独活、太白贝母等中药材产业。“说不定能开个网店,把山里的好东西卖出去呢。”王绪平和好多村民,都有这样的想法。 原标题:凡人微光|巫溪兰英“天路”上的快递小哥 编辑:戴林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