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的蝉声 文/冯忠良 来峨眉山避暑,住在五显岗,蝉声是一大特色。这里的蝉声从早到晚,此起彼伏,从不消停,不绝于耳。就连半夜也不清静,同样能听到丝丝的蝉声。 这里的蝉目中无人,就是游客如潮,人声鼎沸,它照叫不误。我行走在峡谷森林清溪旁的青石板小道,有时在空无一人的地方试着大吼一声,它依然我行我素,叫声不止,根本无视我的存在,似乎它才是峨眉山的主人。 这里的蝉可谓一鸣惊人。那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而幽缓,时而急促;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气势如虹;即使音调高尖,却显浑厚。似乎是蝉在不同方位的不同音调,在空谷中回响,组合成的绝妙的交响乐。这交响乐,足以让游客驻足。我带来有笛子、口琴,其吹奏水平自以为还行,曾想在无人的峡谷一显身手,而此时却显得自不量力。因为,此时此地,于人于蝉,你吹奏得再好,也是噪音;音量再大,也压不过蝉音。就连百鸟既没有、也不敢在这里争鸣,何况人呢。有时我想,如果一人行走在峨眉山峡谷,听不到这蝉声,那会有多么的空寂、无趣和恐怖呀! 这里的蝉声何以如此特别?我百思不得其解,昨天再去清音阁,恍然大悟:峨眉山系佛教名山,是参禅悟禅胜地,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蝉们,怎能不懂禅呢?它们的蝉声就是禅音,它们向游人所表达的正是满满的禅意——人生苦短,何况蝉的生命周期不过几十天。苦也好,累也罢,不要闷在心里,发泄出来,开心就好! 一蝉独唱不成调,万蝉协奏是妙音。虽一蝉一音,单调枯燥;即使众蝉齐鸣,也只有震耳欲聋之效。若一蝉一调,在不同的时段协调发出,岂能不妙?正如人类,在社会协调下,各尽其力,一起和谐发展。 蝉声虽然难得,平台也很重要。试想,这里的蝉,如果没有峨眉山充满禅意的环境,没有空谷这个不需音响的舞台,没有天天往来的欣赏者,哪能发出如此美妙的禅音,又能有多少人欣赏!反思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昨晚在蝉声中入梦,见一列仙子从金顶飘然而至,并传来一曲空灵的天籁之音。细细听来,原来唱的是一首“五绝”:“秋蝉叫破天,峨眉可称仙;事事都知了,因他最悟禅。” 我忙迎上前去,她们却将我推开,直言我不是蝉,我不懂禅。正在尴尬之际,却被今晨的蝉声惊醒,忙记下此梦此诗此悟。 (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诗词楹联学会顾问)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