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3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今年的科学技术奖,突出了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的融合。获奖项目中,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相关项目有62项,占比达63.2%。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表现抢眼,重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荣获企业技术创新奖。全市有15项科技成果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AITO问界系列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榜上有名。 在赛力斯汽车测试中心,首席技术官周林带领的技术团队每天都会对AITO问界系列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进行数万次的功能与性能测试,凭借多项智能化关键技术突破,企业把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收入囊中。在驾驶领域,企业创新研发的高性能智能驾驶系统,从芯片、模组到算法,实现了全栈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封锁。在动力方面,企业的技术水平也领先行业。 在制造领域,企业创新研发了高品质新能源汽车在线闭环智能制造技术,冲压、焊装、喷涂等关键工序100%实现自动化,大幅提升生产质效。 这段时间,重庆的汽车产业频上热搜,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时长近15分钟的深入解读。山城造车,因何广受关注?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121.4万辆,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生产新能源汽车39.1万辆,同比增长1.5倍,增速位列全国汽车产量前十省市中的第一位。“汽车第一城”交出了优异的半年“成绩单”。其中有一种变化受业界瞩目,那就是长安深蓝、阿维塔、赛力斯问界等中高端品牌的持续推出。在这之前,“重庆造”汽车一度被贴上“低端化”的标签,随着这些中高端品牌的入市,尤其是问界M9车型销量稳居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第一,彻底扭转了消费者心目中“重庆车”的形象。而这两组数据和一种变化,是重庆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赛道持续发力的结果。 今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1%。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首次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式进入新能源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近年来,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实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已达到944.3万辆,是3年前的6.5倍。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重庆汽车产业,正是借力这股强劲的“东风”,实现“换道超车”。 在中国汽车制造产业版图里,重庆曾是一颗闪耀的明星。早在2009年,汽车产量在全国省市中就名列三甲;2014年,以260万辆的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但从2017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销增速放缓,201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在行业发展承压的大背景下,“大而不强”的重庆汽车,陷入发展低迷期,2019年一度跌至谷底,产量不及高峰时期的一半。产业转型,成为急迫问题。2022年8月,重庆印发《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首次提出到2030年建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2023年6月,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3个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排在首位的就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长安汽车的全域5G数智化工厂,广泛应用5G、AI、数字孪生、光伏发电、整车软件一体封测等先进技术40余项,实现制造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20%、能耗降低19%。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集成超过30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了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和24小时质量自动在线监测。全市层面,汽车行业共建成数字化车间340个、智能工厂50个、创新示范工厂11个、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和5G全连接工厂12个。重庆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技术加持下不断迈出新步伐。 从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进阶,重庆的思路,是构建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除自主创新、品牌提升、数字赋能之外,这个生态还有三个鲜明特征: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整零协同上,目前,重庆共有规模以上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上千家,整车产能达400万辆/年,具备从设计到零部件供应的完整产业链;软硬结合上,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汽车软件实现全链条发展态势;场景牵引方面,全市700多公里城市道路、140公里高速公路实现智能化基础设施覆盖,提出利用两年时间建成超充站2040座,建设全国一流的便捷超充之城。7月初,工信部等五部门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重庆成为上榜的首批试点城市。重庆要坐稳“汽车第一城”,凭借的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整体出击”和“全面突围”。 不只是国内,今天,在世界各地,你都能看到“重庆造”汽车的身影——泰国国际汽车展上,长安汽车凭3073辆的订单量,超过了日产、五十铃等泰国市场主力品牌;赛力斯汽车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出口单价由5000美元提升到4万至6万美元;上汽红岩在印尼市场销售同比增长205%……这一方面得益于重庆对外开放能级的提升,中欧班列携手西部陆海新通道,西进南下,织密了汽车出海大通道;另一方面,汽车企业加快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更为新重庆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了绝佳切入口。 汽车产业的跃升,是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当重庆汽车开往世界,当汽车之城走向“世界”,“重庆造”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新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也有了更可靠的底气。 原标题:重庆第1眼 | 重回“汽车第一城” 重庆汽车产业何以“换道超车” 编辑:王抒寒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