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持续、情绪低落、心慌意乱 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 起不来的大床、离不开的手机 断不了的电视、关不了的游戏 还有此前贪玩赶不完的暑假作业 …… 虽然暑热未退,但暑假即将收尾,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医学心理科门诊受“开学综合征”困扰的学生和家长却打起了拥堂。该院医学心理科主任贺英副教授提醒,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唤起孩子在学校的开心记忆,沟通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 家住沙坪坝的朱女士介绍说:“孩子马上开学就要进入初中学习,小升初考试前半年一直都很紧张压力很大,这两个月轻轻松松过了一个暑期。但听说马上开始的初一学习任务压力很大,孩子马上就又紧张起来了,白天吃饭没有以前香了,晚上睡觉也不像以前踏实了,所以专门到医院向心理医生求助。” 贺英主任介绍,“开学综合征”,又称为“开学恐惧症”,是指学生在假期结束之后开学之始,出现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而表现出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头晕、恶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厌学、焦虑、拖延完成作业、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等。 专家指出,导致“开学综合征”的其主要诱因是“开学”这个特殊的事件,导致个体对适应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或对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的唤醒。可以让身体适应开学和让内心迎接开学两方面调节,帮助孩子们从“假期模式”顺利切换到“开学模式”,学会从“身”(生理)和“心”(心理)两方面帮助孩子摆脱“开学综合症”,逐渐适应新学期的生活。 让身体更适应开学,就是要调整生物钟、规律作息和合理膳食、饮食调整。在快开学的这段时间,家长需要注意逐步减少孩子娱乐时间,固定早上起床的时间,晚上到时间就营造休息的氛围,逐步过渡至与学校相同的作息时间。饮食上保证给予孩子足够营养的同时,可以适当准备一些清淡爽口、利于开胃的饭菜。 让内心迎接开学,就要正确应对“开学综合征”。家长们可以多跟孩子聊聊与同学、老师以及学校相关的话题,唤起他们在学校的开心回忆,让其重拾对校园生活的期待。在制定新学期的计划的过程中,要发挥孩子自身的积极性,家长起辅助的引导作用。还要提高开学仪式感,比如开学前的学具准备、开学后适当调整的家庭新菜单、新的作息时间表、新的奖励范式、新的休闲计划等。当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应先暂时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然后可以尝试用停止负面思考、深呼吸;把情绪和困扰写出来;积极思考,回忆成功经历,寻找学校的快乐事件;通过运动、听歌、看书、吃美食等转换情绪的方式做好情绪调节。 此外,对于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性格或天真、或懵懂,或叛逆、或青涩,“开学综合征”的原因和表现症状也有所区别,在此新桥医院医学心理科惠晓医生也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应对方案: ★幼儿园:这个阶段由于孩子年龄还很小,他们的开学恐惧症主要来源于没有安全感,害怕自己无法适应没有爸爸妈妈的环境。所以重点是处理好分离焦虑,家长在开学第一天要多陪同再分离,并且强调学校里的良好氛围:学校里的老师会和爸爸妈妈一样,随时帮你解决各种问题。帮助孩子回忆学校生活的美好细节,建立孩子对学校环境的安全感。 ★小学:小学阶段对开学的恐惧主要来自于不舍得离开轻松的假期环境,以及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安排自己开学后的学习计划。因此家长需要重点帮助孩子调整状态,鼓励孩子总结假期收获以及做好开学后的计划。 ★初中: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觉醒,出现“叛逆”,家长需要给予充分的自由与尊重,与孩子真诚地沟通,彼此尊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他们对于新学期的担忧和计划,多给予孩子鼓励。 ★高中:高中期间学业压力大,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学会放松,如果孩子出现对开学表示抵触的想法,父母要耐心询问及倾听孩子诉说痛苦和困难,对孩子表达出真诚的关心和理解,切忌各种强迫性、惩罚性的言语及行为。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通讯员 曾理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