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专家解读延迟退休改革:可更好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发展需求

2024-9-11 15:55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9月10日上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就现阶段推进延迟退休改革的意义,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接受了记者采访。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根据当时的基本国情确定的。“70多年来,人口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法定退休年龄难以匹配当下的基本国情,也难以适应今后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根据人口条件等变化,适当调整退休年龄制度。”原新说。

原新表示,推进延迟退休改革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社会阶段。人口老龄化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2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97亿人,未来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带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年龄结构老化等变化。

“人口老龄化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前景和未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原新表示,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促进稳定劳动参与率,增加全社会劳动力有效供给和有效利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改革也能更好适应劳动者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按照自愿、弹性原则,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继续工作的老年人,将可以更好实现自身价值。“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往往拥有丰富的经验阅历和知识技能,改革不但能改善延迟退休老年人的收入,还能更好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原新说。

原新认为,现阶段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有必要性也具备多方面条件支撑。一方面,国民素质明显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普遍改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低龄老年人人力资本向好。据测算,2020年到2050年,我国60至69岁低龄老人始终占老年人口总量的40%以上。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劳动者兼容性更强。随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加快普及,重体力劳动岗位逐步减少,更多工作也可以由大龄劳动者参与。


原标题:延迟退休改革可更好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发展需求 ——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