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庆瞭望|红色的选票,容不下“污垢”

2024-9-13 09:21 |来源: 重庆瞭望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在乡村,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乡村强不强,全靠“领头羊”。

然而前不久,河南某县政府官网发布的一篇推文宣称“竞选村支书要有家族背景”,引发舆论热议。尽管当地随后发布声明,称该事件是工作人员“擅自转载网络自媒体文章”闹的“乌龙”,但也引发了关于基层治理的更多追问和思考。

基层治理不是“过家家”,基层选举更不是可以任意妄为的“游戏”。基层换届选举看似事小,却关乎社会治理大局,只有坚决遏制“暗流涌动”,让好干部接过“接力棒”,才能跑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加速度。

▲永川区青峰镇牌坊坝村选区,选民们有序投票,选举代表和“当家人”。通讯员 陈仕川 杨雪 摄/视觉重庆

01

“竞选村支书要有家族背景”之所以引爆舆论,在于它刺中了群众对村级选举中“微腐败”现象的敏感神经,以及对基层治理乱象的痛恨情绪。

尽管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水平快速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养显著提升,但依然不排除一些地方在基层换届选举中存在“贿选”“选人唯亲”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基层的政治肌理和社会风气。

央视新闻曾经报道过这样的案例——在山东省某村,候选人竟然通过帮上千名村民缴纳医保来为自己拉选票;在湖北某村,有村干部公开叫嚣,“村支书永远是老子搞,老子不搞儿子搞,儿子不搞孙子搞”……

基层选举乱象伤了谁?

毫无疑问,这伤害了群众的感情。舞弊营私、挟势弄权的行径,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若是让心术不正、动机不纯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不正义程序上了台,群众自然会对其所在的“草台班子”感到失望,对家乡发展失去信心。

这也加剧了信任危机。基层干部和群众抬头不见低头见,理应是群众可以信赖的“身边人”“知心人”,如果基层干部不把心思花在服务群众上,而是凭借一点小小的权力就任性胡来,无疑会辜负群众的信任,抹黑基层形象,甚至加剧社会的信任危机。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也是对基层政治生态的严重伤害。村民直接投票,自己选举“当家人”,是基层民主的体现。一旦这个过程存有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就容易滋生腐败,严重污染基层的政治风气。

02

除了程序的公平公正公开,选举更大的目的是选贤举能。人民的票应该投给什么样的乡村干部?

选有担当的“领航员”。基层干部不仅要牢牢把握乡村建设的方向,也要时刻坚守政治导向。只有以身作则抵制歪风邪气,凭纯洁的初心参加竞选,凭过硬的实力正当竞争,凭担当和作为证明自己,才对得起群众投出的每一张选票。

选有能力的“实干家”。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乡村正经历深刻变革,基层干部不能成为守着一亩三分地的“井底蛙”。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

选有干劲的“年轻派”。提起基层干部,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一张张朴实勤恳的面孔。伴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需要有活力、有干劲的年轻人接棒充当“领头雁”,不断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选懂群众的“知心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然而,乡土社会的历史沉淀和运行方式,也常常对基层干部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带来考验。只有成为群众身边的“知心人”,主动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才能让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

基层选举不是拼关系,也不是拼财力,而是要比作为,争民心。广大群众在参与基层选举时,不能随波逐流,容忍“潜规则”,而是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选出真正有能力、可信赖的好干部。

▲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镇中社区第十一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中心投票站,选民正在投票。通讯员 孙凯芳 摄/视觉重庆

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选举基层干部更是如此,必须先选好,才能用好。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

在机制上抓“硬”,不断筑牢基层选举规范化的制度“篱笆”。1980年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寨村果作屯(自然村),85户农民用卷烟纸作选票、竹米筒作票箱,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1982年,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写入宪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选举日益规范。

在实际选举过程中,上级部门应明确选举程序、候选人资格条件、选举方式等关键环节的具体要求,但也不能任意设置条条框框,必须严格按照选举程序进行操作,确保选举工作的公正、公开、透明,真正选出群众的“代言人”。

在监管上抓“严”,铲除“暗箱操作”和“潜规则”的土壤。基层环境纷繁复杂,应当完善选举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综合作用,对选举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防止违规操作和不正之风的发生,才能遏制基层治理中的“暗流涌动”。

不仅要在选举环节进行监督,对于选上的干部更要继续监督,并加强离任审计监督。应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对违纪违法的基层干部严肃处理,坚决打击“微腐败”“恶人治村”等基层乱象。

同时,也要抓好以文化人的“软”环境,以文化建设滋养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加强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一方面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为基层干部敲响警钟,促进基层干部素养提升,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环境。

红色的选票,容不下黑色的“污垢”。承载民意的村级选举,也关系国家治理的大格局。选好用好基层干部,确保基层换届选举传好“接力棒”,才能让更多“火车头”“领头羊”带领着乡亲们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迈进。


原标题:红色的选票,容不下“污垢”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