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2日,第十三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大足区在N2馆设置展厅,以“精美的石刻会说话”为主题,设置互动体验项目,集中展示展销优质大足文创产品,带领观众品读大足石刻文化,感知大足多彩文化和旅游资源。 特别受观众喜爱的是,大足展区通过《黑神话·悟空》场景再现,将大足石刻中的经典造像与游戏角色融合,让观众体验虚拟世界的奇幻与震撼。 亮点1 国家级非遗 大足石雕 大足石雕是大足区境内唐宋以来流传至今的石雕艺术的总称。其起源唐朝初期,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相伴而生。2021年5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1日,在大足区,大足文旅现场负责人伍嘉鑫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现场展示的以大足石刻为蓝本的石雕作品,都是采用大足本地的山石(砂石),由大足本地的雕刻师雕刻。采用的题材以大足当地唐宋古石刻为范本。比如这件《养鸡女》,题材选自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石窟中“地狱变相”组雕中的一尊(南宋淳熙至淳祐 1174-1252年),俗称"养鸡女"。石雕展现的是一位农家女子掀开鸡笼,两只鸡正在争啄一条蚯蚓的场面。雕像充满诗意般的乡村风情。但就佛家思维是“不杀生”,匠师们采用了反衬手法,从整体形象上体现善恶殊报,通过享与罪、苦与乐的对比,让观者反思。 亮点2 市级非遗 “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 在现场,很多观众都会来买刀。什么刀这么出名? 工作人员陈明禹介绍,“邓家刀”作为“龙水小五金锻打技艺”的非遗保护单位,在当地乃至全国家喻户晓。龙水小五金在生产凿石匠作工具和冶铁练兵中诞生,之后转入民用五金制品生产,已有1200多年历史。2009年9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分价格一分货,钢材不同,比如一千多元的钢刀,使用价格40多万元一吨的大马士革钢。普通的片刀或者砍刀,几十元就能买到一把。 大部分市民选购的是80元左右一把的刀。 一位年轻的女士问,董允辉到大足就买了一把邓家刀,想拥有一把同款菜刀。 一位买刀的大叔告诉记者,他们也是大足人,都晓得“邓家刀”。他喜欢老式的菜刀,好用,顺手,常用菜油保养菜刀,可以用很多年。 亮点3 区级非遗 大足和香制作技艺 伍嘉鑫又是大足和香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大足和香制作技艺”源于南宋,年代久远,由当地一代一代制香师传承至今。传承到第八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大足和香制作技艺吸纳大足本土的宗教祭祀用香,创造出更生活日常化的日用香、文人雅士用香、博物馆文创产品等。 大家熟知的香,有传承久远的香方,比如来自南唐李煜鹅梨帐中香,来自宋代苏轼苏辙的二苏旧局等。大足本地的特色和香,值得推荐的是“大足石刻五山香”。大足石刻为重庆市唯一世界文化遗产,摩崖造像分布在大足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 “五山”中的宝顶山,山上摩崖造像开凿于晚唐,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造型最丰富、题材最广泛的石刻艺术宝库。 伍嘉鑫告诉记者,“大足石刻五山香”中“宝顶山·参禅”,这款香的设计思路是以大足石刻三教合一及牧牛图修心参禅悟道为创作灵感,从辛苦到甘甜的转换,正如一个人修行悟道的过程。香料中含有沉香、檀香、甘松、丁香、藿香、龙脑、楠木粉等,包括四气五味(酸辛甘苦咸)中的3味,这几种味道合和一味,此香入心、脾、肝三经。众香药和合一味可颐养心性,定性生慧,足引人共情! 亮点4 和悟空一起沉浸式体验大足石刻VR空间 在大足区,VR沉浸式演艺新空间《无面之神》是国内首个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创意蓝本的LBE大空间VR沉浸式数字化演艺项目,在文博会现场颇受观众的追捧,现场的悟空更是赢得小朋友们和摄影师们的喜爱。 悟空的扮演者是“95后”龙御风,此次受大足区官方邀请,前来进行为期三天的表演。他告诉记者,他是甲胄收藏者,家里有10套私人定制铠甲,“黑悟空铠甲”也是量身定制。他现住南岸,老家在大足,大足为《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此次为家乡代言很开心,欢迎大家到大足旅游!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文博会上的大足非遗: 石雕、小五金、和香邀您体验 编辑:张展 校审:吕文霁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