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2日,第十三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1日,重庆晚报记者在N2馆见到了“江津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昭亮,他正在给观众们介绍他的寿山石雕、玉雕、翡翠雕、猛犸雕和琥珀雕等作品,还展示了他使用多年的各种雕刻刀。 潘昭亮,祖籍重庆,高级工艺美术师,玉雕一级(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中国琥珀雕刻大师,“江津玉雕”非遗传承人,重庆江津区传统实用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 潘昭亮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今天他带来最多的是作品是独产自重庆的江津玉,江津玉是全国罕见的二次河磨籽料玉石,带有独特龙鳞皮纹,其摩氏硬度大概在6~7,,相对摩氏硬度2.5左右的福建寿山石,要硬很多。但它的光泽又和玛瑙不同,仔细对比就能发现不同。 据悉,江津玉含有硒元素,极具鉴赏价值,大部分是白色的。此次潘昭亮带来的作品中,一对双色江津玉雕作品比较罕见。 他说:“比如图中这一对同料的双色江津玉,就很少见,且值得收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钟馗是一个相貌虽然凶恶,但胸有浩然正气且嫉恶如仇的神仙,其形象有许多,最经典的是他黑脸虬髯身着大红色官服的模样。于是设计时就专门挑选了一块双色江津玉,上面黑色部分设计雕刻成钟馗的头部,红色部分就设计雕刻为衣袍。你看,这是不是就特别符合钟馗的形象?” 此外,因潘昭亮近几年对琥珀雕刻产生迷恋,便致力于琥珀的雕刻设计,其个人作品在全国各大比赛中屡次获奖,是目前国内琥珀类作品能在同年“天工奖”“百花奖”“神工奖”的评比中,一举均斩获琥珀类最高奖项第一人。在现场,潘昭亮给观众展示了他最喜欢的琥珀雕刻作品——一件八个月左右胎儿在妈妈母体中的形象。他说,这件作品送给准妈妈最有意义。 编辑:张展 校审:吕文霁 总值班:严一格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