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2日,第十三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2日,重庆晚报记者在N2馆河南省滑县金乐糖塑艺术吹糖人展位,见到了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氏吹糖人” 第十六代传承人马电坤。他正被小朋友们和家长围着,排队在现场等他“吹牛”和“吹大公鸡”……有小朋友好奇的,他还专门把糖做的吹管让出来,让小朋友试着自己吹,他帮着捏造型。 马电坤,河南滑县人,现任河南省滑县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南省民协会员,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他自小受家庭影响学习吹糖人,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多年来,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多次参加文博会、非遗展、非遗进校园等国内活动,并多次走出国门,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马电坤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的祖辈都会吹糖人,过去走街串巷靠卖糖人为生。经过三百多年历史十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他在继承祖辈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不仅睁着眼能吹制出栩栩如生的糖人,蒙上双眼,他照样能制作出形神俱备的作品。 这次在活动现场,他主要吹制十二生肖。他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吹糖人在北方很受欢迎,南方见得少,活动现场的南方小朋友见到,都会好奇尝试一下。吹糖人看着似乎很容易,但背后都是花了功夫练的。练习吹糖人,首先要不怕烫手(说着向记者展示了手上烫伤的痕迹),麦芽糖的温度要保持在80度左右,然后,再练一周左右的基础,能拉出吹糖人的管子,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练习,最后能吹出一只老鼠,就算入门了。 他说:“十二生肖中,吹糖人,吹制鼠是最容易的,因为鼠的身体圆腿短,好捏。龙最难,因为需要照顾到龙须龙身龙尾。” 那您能现场吹一条龙吗?马电坤表示,当然。龙历来为中国人顶礼膜拜,加上今年是龙年,参加活动的大小观众,都喜欢买龙。 在现场,他一鼓作气,双手上下翻飞,一分钟就吹出一条龙:先吹出龙头、龙须,龙身几折做盘龙,最后用剪刀剪出龙尾形状,再轻吹一口气,一条有长长龙须的龙就盘着木棍,栩栩如生呈现在观众眼前,引得更多观众拍照点赞。 马电坤笑着表示,龙盘旋而上,寓意事业和财运节节高升,越来越好。当然,它不仅寓意好,因为材质是纯麦芽糖制作,也甜甜的,不妨尝尝看。 重庆晚报记-厢遇记者 杨雪 摄影报道 编辑:戴林 校审:李琅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