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轨客网-重庆晚报官网 检票口 夜雨 查看内容

夜雨|牟方根:我曾与“国庆”同名

2024-9-30 09:13 |来源:重庆晚报 |分享到微信

放大 缩小


我曾与“国庆”同名

文/牟方根


据公安部身份证查询中心日前的数据显示,全国户籍人口中,共有42万余人起名“国庆”。统计数据还明显地表现:“国庆”这个名字不仅是一个标识,有的人就出生在国庆节这一天;而且承载了父辈们的情怀和期盼,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孩子未来的真诚祝愿。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我出生在国庆节期间,父母给我取的名字也叫“国庆”。

我至今记忆犹新,读小学时,班上曾有一个跟我同名同姓的“牟国庆”,而且还发生了一件既尴尬又充满趣味的“乌龙”事件。

开学第一天,上语文课,老师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牟国庆。”语文老师话音刚落,我和另外那名“牟国庆”几乎同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在《西游记》中,有真假孙悟空这么一段非常著名的故事情节。顿时,语文老师蒙了:“你们两个,到底谁是牟国庆啰?”“老师,我是牟国庆。”我们两位“牟国庆”把两道不同的目光都投向了讲台。见此情形,语文老师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笑着说:“哎呀,你们两个,看来我得更具体一些了。这样吧,个子高点的叫大牟国庆,个子矮点的叫小牟国庆。”我个子矮点,自然就是“小牟国庆”。从此以后,老师和同学们在称呼我俩时,都不自觉地加上“大”“小”来区分,才避免了“身份混淆”的误会。

读初中时,我们班上名字叫“国庆”的同学,除了我之外,还有王姓、李姓、张姓、刘姓、陈姓、熊姓、曹姓七位同学。一天晚自习课,教数学的郎老师疾步走进教室,神色严肃地说道:“班上那个叫国庆的同学,自己有自知之明,我就不用道他的姓了,这次数学测试考这么差,请你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说完话,郎老师怒气冲冲地就离开了教室。班上有八位叫“国庆”的同学,到底是谁呢?当时,我们面面相觑,脸上都写满了疑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同学们见状,有的捂嘴偷笑,有的则投来“同情”的目光,心里暗自猜测接下来的“好戏”。下课后,我以为是自己,主动去了郎老师的办公室。郎老师大吃一惊:“不是你,是那位叫张国庆的同学!难道他还不清楚这次数学成绩考得有多孬?”

这段趣事,成为了班级里一个幽默而有趣的龙门阵。如今回想起来,我仍忍俊不禁。

“国庆”之名,曾带给我努力的动力。记得那是我上高中一年级,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教语文的班主任老师要求同学们写“礼赞祖国”的作文。我想都没想,写了篇内容就像白开水一样、啥味道都没有的劣文敷衍了事。第二天,班主任老师专门找到我。她一改往日的泼辣,如慈母般抚摸着我的头,说:“牟国庆同学,其实,你的名字很好听的,与国同庆。但你这次的败笔,就与你的名字差距大了。老师相信你,你会人如其名,通过不断改进、追求进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那一刻,我羞愧不已,觉得对不起“国庆”这个名字。在班主任老师的教导下,我认真审视了自己在学习上的马马虎虎、心不在焉,并发誓要好好学习、积极向上。

1990年进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考虑到与我同名同姓的人太多,父亲便将我的名字改成了现在的姓名……而今,每次回到故乡,遇到熟悉的父老乡亲,他们都会亲切地唤我的小名“国庆”。与我曾经寒窗苦读过的同学,也清楚地记得我过去的名字。每当听到人们对我“国庆国庆”地喊,我就会凝聚起“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正能量,尽管我只是平凡岗位上一名小小的“国庆”。

(作者系万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本站声明: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重庆晚报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重报集团22楼

运营热线: 023-63315186

轨客网 ( 渝ICP备13006218号-1 ) --->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996号

网络报警渝公网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