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火爆,网络编造和传播谣言的成本也变得更低。利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甚至生成逼近真实的图片、音视频,颠覆了“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让人难辨真假。为维护网络清朗空间,重庆警方在“净网2024”专项行动期间,持续加大对AI造谣的打击整治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现公布五起典型案例。 1.两江新区公安分局依法查处王某利用AI软件编造“某地农村消费合作社服务点遭暴力袭击”网络谣言案 2024年1月,两江新区网民王某(男,48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篇题为《曝光!贵州某地农村消费合作社服务点暴力袭击,存款难题严重困扰》的帖文。全文以新闻报道的口吻称“贵州某市一家农村消费合作社服务点被敌对势力以暴力手段进入,工作人员和顾客被残暴袭击”。公安机关查明,王某为赚取流量,利用AI软件编造虚假新闻,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王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已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处罚。 2.涪陵区公安局依法查处余某某利用AI软件编造“某地一银行遭劫匪袭击”网络谣言案 2024年3月,涪陵区网民余某某(男,26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篇题为《某地一银行遭劫匪袭击!警方通报案情,抓获嫌疑人的故事曝光》的帖文。该帖文一经发布,迅速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影响恶劣。公安机关查明,余某某为博取关注、赚取流量,利用AI技术自动创作文章,编造了上述谣言信息。余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涪陵区公安局已依法对余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3.武隆区公安局依法查处刘某利用AI软件编造“北方一城市某工厂被大风夷为平地,多人死伤”网络谣言案 2024年4月,武隆区网民刘某(男,20岁)在网络平台发布一则《北方一城市某工厂被大风夷为平地,造成2人当场死亡,3人受伤》的帖文,引发网民热议。公安机关查明,刘某为赚取流量,利用AI软件编造虚假新闻,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刘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武隆区公安局已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处罚。 4.奉节县公安局依法查处徐某某利用AI软件编造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网络谣言案 2024年7月,奉节县网民徐某某(男,40岁)在短视频平台散布一张交通违法处理单的图片,配文称,“处罚依据为:左手握方向盘,右手摸副驾驶大腿”。公安机关查明,徐某某为博取关注、赚取流量,利用AI软件炮制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徐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奉节县公安局已依法对徐某某处以行政处罚。 5.合川区公安局依法查处石某利用AI软件编造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网络谣言案 2024年7月,合川区网民石某(男,45岁)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张交通违法处理单的图片,配文称,“开车时向女交警吹口哨,被罚款200块扣11分”。该视频引发网民关注和议论。公安机关查明,石某为博取关注,利用AI软件炮制虚假交通违法处理单,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石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合川区公安局已依法对石某处以行政处罚。 原标题:重庆警方公布打击整治利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五起典型案例 编辑:蒋丽霞 校审:罗再芳 总值班:杨飞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