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记 文/张瑾歆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作为晚辈的我看来,爷爷和父亲之间的感情,是无言且不擅于表达的。他们常常坐在一起,却又相顾无言。但最近发生的事让我觉得,这里面多少有几分我不谙世事、缺乏洞察的偏见。原来,他们之间的感情竟也可以那么细腻,那么让人感动。 父亲今年满打满算50岁了。人生“五十而知天命”,是重要的日子,我早在几个月前就选好了出游地点,制定好了出游计划,甚至还和弟弟商量了要在“生日派对”上给足父亲仪式感。但当生日临近,自认为考虑得十分周密的安排,却被父亲用一句话就给否了:“我今年哪都不去,有空的话周五一起吃顿火锅,周末都回老家去陪爷爷。”父亲又补充到:“爷爷最近身体不好,又咳又喘,住院吹了空调病情又加重了,都回山上去耍,山上凉快。”听到这,我们便不再言语了。 如何度过自己的50岁生日?父亲在做选择时,首先想到的是爷爷。他对爷爷的这份惦记,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奶奶离开时的场景。那一天,想哭却又哭不出的父亲,坐在家里的凉椅上,六神无主、愁眉不展。坐在他身旁的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过了好久才淡淡地挤出一句:“老汉儿,你没有妈妈了”,还没等我说出“但是还有我们”,奶奶灵前的烟雾似乎都化作了他眼眶的泪水,泪花花儿直打转。每每回忆起这一幕,我便深知他内心的痛苦。自从奶奶走后,他最怕失去的人就是爷爷,他内心深处最有归属感的地方,自然是有爷爷在的地方。 那个周末,我们两天都是在老家度过的。周六晚饭后,爷爷坐在堂屋,父亲坐在门前,两人相距1.5米左右,依然相顾无言,都默默地吸着手里的那一卷残烟。过了一会儿,爷爷在屋里唤起了父亲的名字,并示意父亲坐到他身旁。父亲刚起身,爷爷就开始往外拿他装在裤子兜里的东西,还没等爷爷完全拿出来,父亲便一边做拒绝状一边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我都还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呢?父亲怎么拒绝得这么干脆,我心里一阵嘀咕。但是我转念一想,既然今天是父亲的生日,眼前这爷儿俩的故事,应该不会就这样简单收场。当时的我或许是职业病犯了,不仅做好了等待“好戏”发生的准备,还拿起手机开始进行“无介入”模式拍摄。 接下来留在我手机里的一幕便是,爷爷从兜里拿出了一叠钱,朝着父亲的方向递了过去,还附带着几句“埋怨”:“今年你满50岁了呢!怎么就不要呢?你不要的话,哪晓得等你60岁的时候,我还有没有机会给你拿?”听到这里,我这位职业新闻人,早已没有了半点挖掘别人故事时的云淡风轻。爷爷简短朴素的几句话,看上去是在和父亲交流,却又像极了他的内心独白,话语里既有对自我命运的担忧,又满是对父亲的怜爱,一度让我哽咽且心生感触。 世间事,大多是没有固定答案的主观题,因而不能以固定思维去做评判,就如父亲和爷爷之间的相互惦记一样,或许他们并不擅长将“爱”字挂在嘴边,但爱早已溢满他们的心田。 (作者供职于开州区融媒体中心) 责 编 钟 斌 主 编 陈广庆 策 划 胡万俊 重庆晚报夜雨版面赏析 |
本站论坛的文章由网友自行贴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帖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
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
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